本源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谈话记录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思想汇报 >

老子之道观照下的“民本”思想

时间:2023-01-18 15:0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历史遗产,对整个中国古代乃至现代社会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老子》一书中就始终贯穿着“民本”思想。无论是在道的引导下,他主张的“无为”,还是反对的“有为”,无一不体现出他的根本关怀就是“民本”思想。

【关键词】:民本;《老子》;道;圣人;圣治

“民本”思想萌芽于殷周,至春秋战国形成一股思潮,历经整个封建社会而不衰,这就充分体现了民本思想的在每个时代不可替代的作用。产生于春秋时期的《道德经》,是“民本”思想在形成期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它从始至终都贯穿着老子的智慧——“民本”思想。

一、以“道”的视域探讨“民本”的内涵

“道”是老子思想的核心范畴,“德”是“道”的形而下的存在。陈鼓应说:“形而上的‘道’,落实到物界,作用于人生,便可称之为‘德’”[1]。因此,在老子看来,“德”便是落实到社会人生政治方面的内容,这具体说来可以概括为民本思想。

(一)“道”在借用外力时蕴含的“民本”思想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圣人终日行,不离辎重。”(第二十六章)老子在本章提到“重”是“轻”的基础,“静”是“躁”的根本。从轻重和静躁的辩证关系中看到了圣人治理国家要借用外力。在具体做法上,老子说“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第五十四章)即借用个人,家族,一乡,诸侯国,天下之力分别管理自身,这正是老子“用人之力”哲学的最佳体现,所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统治者在借用外力的过程中,“无为”治理,以百姓之心为心,保障了百姓自身发展的诉求,最终实现了百姓的“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二)“道”在一视同仁中体现的“民本”思想

老子之“道”在面对世间万物时,无所偏私,一视同仁,《老子》中说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即是讲了自然之道,天地无心于爱物,任其自生自成。所以,运用到圣人治理国家时,即要顺应天道,所以他说“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第五章)从天道无私到人道无私中无不体现了平等的思想,主张圣人对民众不带感情偏好“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第二十七章),圣人要救的人是所有的人、物,无论是“善”的还是“不善”的都应该被道一视同仁的对待。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老子尖锐的批评了当时社会不合理的现象,希望可以以天道的无私思想贯穿到人道的平等中,这正是老子借助道提出的救世方案,效法自然,追求平等,从而尽可能的消除等级、缩小贫富分化,这正是“民本”思想最直接的体现。

(三)“道”无所不包的特质中展现的“民本”思想

“道”无所不包,隐匿在世间万物中,却又难觅踪迹。“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第六十七章)可正是“道”之“大”不是简单的空间之大,“道之为物,惟恍惟惚”(第二十一章),是它的与万物混而为一,恍惚不分彼此,先于万物而存;正是“道”之“大”不是自以为大,“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八章),是它利万物,为万物注入生命活力并激活它,却不与之相争;“道”之“大”不是简单的包容对立的一方,“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合,前后相随”(第二章),是它容纳矛盾的各个方面,相互融会贯通,彼此兼容。在这样融和的氛围中“道”所追求的包容万物,使万物共同生长,互不妨害,各行其道,彼此共荣,百姓可以在这种环境中,顺应天性,良性发展 。

二、圣人顺应“道”以实现“圣治”

老子提出“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第二十五章),“王”是域中四大之一,可见其地位至高至贵,非万民所能比。但他所说的“王”指的是体道之王,主张王要取法于地,地要取法于天,天要取法于道,而道则纯任自然,这样它们就有了地位高下的顺序,“道”就成了至高至尊的。所以,圣人要顺应“道”,才可能实现“圣治”。

(一)我无为而民自化

老子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相反,他的“无为”是要达到无所不为,无所不至的。他曾说“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第二十五章),按照它固有的客观规律运动,所以“无为”就是顺应自然,遵循客观规律,不要胡乱作为,破坏个体的独立性。在此基础上,“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当然,“无为”也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这主要是针对统治者“不知常,妄作”(第十六章),“其政察察”(第五十八章),“法令滋彰”(第五十七章)违背客观规律,对民滥加干预提出的,其结果只能是扰乱百姓正常生活,使“民弥贫”[2]。这正是“道常无为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第三十七章)这些思想综合起来,就是告诫统治者在对待百姓时,“无为”方能“无不为”。

(二)善用人者,为人下

老子在提倡无为的同时,也提出了谦虚用人、治人的思想。体现在治理百姓时,就是要“后其身”,才能“身先”。“善为士者,不武……是谓配天古之极”(第六十八章),在这里,老子讲述了善于做将帅的,善于作战的,善于战胜敌人的,善于用人的人都对有能力之人态度谦下,这就叫做不争的品德,同时这也符合自然法则。

老子提出的谦虚用人的思想,告诫统治者应该尊重所用之人,充分利用民力,利用别人的长处,来成就自身的功业并稳固自身的地位。老子为我们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容纳百川,是因为处下,那么类推到君主治理国家时,就是要把自己利益放在百姓之后。再此,我们可以看到百姓地位的重要性,所以,圣人要想实现圣治,必须充分注意到百姓地位,善为人下。

(三)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春秋时期,兼并战争极为频繁,人民承受着战祸的巨大灾难,以至“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 《左传》宣公十五年)。老子对此有着清醒和深刻的认识, 所以他说“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第三十章)。同时,他把兵器视为“不详”之物,“夫兵者不详之器,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三十一章),并进一步提出“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近郊”(第四十六章),在这里,他已经把战争提到了“无道”的高度,这足以体现了老子对戰争的厌恶。即使是被迫作战,老子也主张漠然处之。即使打了胜仗,也不要赞美,“以丧礼处之”(第三十一章)。这就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他反战的彻底性。进而老子提出了他最有名的“小国寡民”思想,以上这些无一不是以百姓为本。

总之,老子之道“无为”而“无不为”,它遵循“自然”为无为之道,对公平、谦下、宽容、不争等“民本”思想进行阐发,散发着一种独具特色的人文关怀和人性光辉,从特定的文化视角推动了“民本”思想的发展,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注释:

[1]陈鼓应. 老子今译今注【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第34页.

[2]田云刚、张元浩. 老子人本思想研究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第157—158页.

参考文献:

[1]王弼. 老子道德经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11.

[2]黄瑞云. 老子本原[M]. 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2013.

[3]陈鼓应. 老子今译今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3:34.

[4]江澜. 论老子文本中的无为思想[J]. 湖北社会科学,2013(8).

推荐访问:民本 观照 之道 老子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