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谈话记录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思想汇报 >

庄子心性修养思想初探

时间:2022-12-16 11:15:05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在心性修养层面,庄子追求精神自由和心灵宁静,并提出达到此目标的方法,即“心斋”“坐忘”“齐物”等,它们统帅于“体悟道法”的主题之下。庄子的心性修养思想在道家心性理论的发展史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面对现世物质主义和消费主义的极度扩张,它可以成为一种对治和矫正的力量:在精神层面上,促使人们不断反思自己的价值追求,避免向外追逐、人为物役的心性异化和扭曲。

[关键词]庄子 心性 修养 心斋 坐忘 齐物

[中图分类号]B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07-02

目前,国内学者对道家心性学说的研究已有一定成果。其中,罗安宪教授对道家心性论做出较为系统的诠释,他认为“道家心性论是与儒家、佛教心性论迥然相异的中国心性论的第三种形态”,[1]这就在中国传统心性学说总体中充分肯定了它的重要地位,从后道家心性学说的研究进入一个崭新阶段。此前,张广保、罗尧、郑开、曹晓虎等前辈已撰有专文探讨(原始)道家及庄子的心性论,这些研究都有很大的启示意义,如罗尧所论:庄子“已与老子有别,他主要的着眼点已不是社会的人,而是个体的人,是人的精神领域,是人的精神生活”,“而心性论所涉及的问题,实质上就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问题”,由此推论,可以说庄子学说的主体性质实为心性论,原始道家的心性学说在庄子那里得以完善。另外,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物质和资本的支配力量强烈渗透着人类社会,人们在基本生活需求以外,常常不自觉地受物质力量的牵引而走向崇物主义,于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普遍原则。同时,物质主义与消费主义从反面刺激着人们对精神资源的需求。在这个界面,庄子的心性修养思想正是一种与物质主义相反的力量,这种力量会使人类不断地反思自身,回归自己,从而避免心性陷入不断延伸外求的异化困境。

一、庄子心性修养思想的渊源

(一)对老子道论的继承

庄子在老子道论的基础上,将宇宙之道运用于心性之道,把宇宙哲学与人生哲学、心性哲学优雅地结合在一起。透视心性层面,庄子对老子道论的继承是显隐并存的。《庄子•大宗师》云:“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2]庄子在这里明显地将生命规律与宇宙轨迹摆设在同一个纬度上,他向世人展示着这样一个哲理,宇宙之运行一旦绝对理论化只会是纯粹的形而上,人类之思想一旦绝对现实化也只会是盲目的形而下。所以,庄子很理性地将“死生命也”与“夜旦之常”“天也”与“物之情也”放在同一个界面。

《老子》云:“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3]老子充分肯定了自然的不可抗拒性与人类主观的有限性,以此略微地暗示无为自然的本意。庄子透视到这一点,他从另一个视野向世人阐述老子的本意:“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4]庄子所谓“有涯”“无涯”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他以“有涯”映射着有限的生命主体,以“无涯”折射着无限的宇宙客体,由此综合而成一组由器物与形而上构成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并非形象与抽象的单纯混合,而是在探索宇宙现象与规律的基础上衍生而成的人生修养论,这样的修养论无疑是道论的人文影像。因此,透过这样的逻辑,可以清晰地发现:庄子的心性修养思想是对老子宇宙论的人文化阐发,而老子的思想给予了庄子形而上的理论来源。

(二)对列子人生哲学的发展

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列子》是对《老子》道论的发展,“《列子》哲学本体论讲来讲去,都离不开‘无形无象的道如何产生天地万物’这个主题”。[5]从这个向度开发,列子与庄子的人生观在某种程度上同起于老子的道论,他们以道论为基点引发一系列人生的思考。据《汉书•艺文志》,列子先于庄子,庄子“放依其词”“不可胜记”。[6]因此,庄子的思想与列子的思想存在着不可忽略的联系。

比较《列子》与《庄子》,不难发现后者对前者在人生哲学上有着深刻的承接与发展,列子有关道体的描述和体道的方法成为庄子心性修养思想的先声。列子提出“无所由而常生者,道也”,[7]指出道是不依赖任何条件存在的绝对本体,它自身不生不化,却能生常生者,能化常化者,“不生者能生生,不化者能化化”。[8]在这样的理体层面,列子将“道”无限化为“道终乎本无始,进(尽)乎本不久(有)”。[9]基于对“道”绝对性和超越性的认识,列子提出“至道不可以情求”“善若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不用心。欲若道而用视听形智以求之,弗当矣”,反对完全用心识、伪智和经验认识道,但求道的过程却离不开意识和智慧。对此,列子进一步立论:“亦非有心者所能得远,亦非无心者所能得近,唯默而得之而性成之者得之”。[10]列子的局限在于只是从道的绝对性特征出发提出体道的一般要求。庄子弥补了这一局限,他从主体方面提出“心斋”“坐忘”等系统而具体的修养方法,充分重视个体的主观性。庄子的哲学思想并没有像列子那样侧重于探讨宇宙的生成,而是主要探究哲学本体理论在现实人生中的应用。尽管如此,列子“齐生齐死,齐贤齐愚,齐贵齐贱”“且趣当生,奚遑死后”的人生观与庄子“生死一如”的人生观在心性修养的界面是前后相承的。

二、庄子心性修养思想的意蕴

(一)逍遥神游的精神旨归

庄子所提倡的“逍遥”是一种超越对待,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近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11]庄子认为,宇宙中包括人类在内的万事万物都是不逍遥的,因为这些存在是有所待的,“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随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列子能够乘风而行,在常人看来该算是超越脚力的限制而达到相当程度的自由,但在庄子看来“犹有所待”,他认为要达到真正逍遥的自由境界必须与物无待,即超越与周围事物的对立关系。人是有依待的,却又要求其超越对待而达到“无待”,表面上看这是一个矛盾的主张,其实不然。“逍遥”正是从“依待”而达“绝待”的升华,其中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顺应万物的本性与变化,即“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二是做到无己,破除自我中心,即“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这背后的思想基础,正是庄子对人的有限性的认识和道的无限性的体会。庄子数次以鸟为喻,影射出人的局限性:人对自己的“知”“行”“德”缺乏自知,就像蜩与学鸠、斥鴳一样。有限性的存在捆绑着自由,束缚着无待,要达到绝对自由的逍遥,就必须由有限进乎无限、达乎无待,而转变的前提是对自身有限性的察觉,即一种自知的觉醒。

(二)“道通为一”的思想基础

庄子曰:“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万物“所然”“所可”各不一样,但是都“有所然”“有所可”。在本性上,万物平等而一致,所以庄子充分肯定了天地万物的共同性:“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但庄子并不止步于此,他由万物具有相同本性得出万物齐一的结论,即“道通为一”。《庄子•德充符》说:“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因此,事物尽管各形各色,但从道的观点看,都是齐一等同的,这种“道通为一”的思想延伸到认识论和价值论上则是“齐物论”。在庄子看来,超越对待趋于逍遥,而超越对待的前提是超越以自我为中心,即《齐物论》开篇所言“吾丧我”的境界。“吾丧我”的“我”是对象性关系中的存在,“吾丧我”即是“扬弃我执,打破自我中心”,亦即《逍遥游》篇所言“无己”。人若能“丧我”“无己”,自然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休乎天均”。为了将“道通为一”的境界升华,庄子提出摒弃“成见”“莫若以明”“照之于天”的要求,并论述了“心斋”“坐忘”修养功夫的具体方法。

(三)“心斋”与“坐忘”的修养功夫

《人间世》篇论述“心斋”有此,颜回曰:“敢问心斋。”仲尼曰:“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12]此处,庄子借孔子之口说明何为“心斋”,即专心一志,摒弃言语、思维的运作,用空灵明觉之心观照事物的本来面目,若能达此状态,是谓与大道合。由是观之,心斋具有“无知,故无所不知”、无为而能化的功用。如果说“心斋”侧重于“去知”,那么“坐忘”则侧重于“离形”,即忘却身体的存在。《大宗师》篇曰:“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因此,不受形骸束缚而达无欲无知,和万物同为一体而无偏私,参与万物的变化而不执滞,便是“同于大通”的圆融境界。庄子通过“心斋”与“坐忘”提升心境与修养功夫,“唯道集虚”,以此达至“虚无”的修为与“同于大通”的境地。

(四)“解其桎梏”的自由论

庄子倡导“解其桎梏”的内在自由主义,换言之,庄子推崇的自由主义是相对而非绝对的,他将身外与心内的二元之态融合为一种中庸式的理性自由论。何以说庄子的自由论是理性的呢?因为他倡导的自由是一种规范的自由,并非盲从与荒谬。庄子在《则阳》中说:“是埋于民,自藏于畔。其声销,其志无穷,其口虽言,其心未尝言。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沉者也。”“陆沉”就是形陆而心沉,形体“委蛇”而心灵逍遥,无所羁绊。庄子的处世态度是理性的,他既不主张与世隔绝,又不倡导深陷世俗的生活,他真正关心的是安身立命的问题,他认为生命的真谛在与世界保持适当距离,既有高洁性情又不孤芳自赏,不破坏人之大伦,在承担必要责任的通途里不为外物羁绊。只有通达生命实情才能心齐万物,感知自然,体验大我,哀乐不入其心。因此,庄子所谓“解其桎梏”的自由实际上是涵盖乾坤、普照人伦的“大我”精神,是打破自我局限而走向虚空无限的“齐物”心量。

【参考文献】

[1]罗安宪.虚静与逍遥—道家心性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3]楼宇烈.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5]曾传辉.冲虚至德真经注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

[6]傅荣贤.《汉书•艺文志》研究流源考[M].黄山书社,2007.

[7][8][9][10]王强模.列子全译[M].贵州人民出版社,2009.

[11]王利锁.智通庄子[M].九州出版社,2007.

[1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推荐访问:心性 初探 庄子 修养 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