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谈话记录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首页 > 心得体会 >

1例巨大后腹膜脂肪肉瘤诊疗体会

时间:2022-11-15 10:30:09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探析巨大后腹膜脂肪肉瘤的临床特征,并总结诊疗体会。方法:整理并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例巨大后腹膜脂肪肉瘤患者资料,对诊断、治疗过程综合分析。结果:患者入院后初步诊断为腹膜后肿瘤,经专科与辅助诊断后确诊为后腹膜脂肪肉瘤,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治疗,术后8 d伤口拆线、14 d拆除腹部减张线;术后复查与随访结果显示,无并发症发生,疗效良好。结论:借助彩超、CT、CTA等影像学技术,加强对腹膜后肿瘤的定位与诊断,可显著提升疾病诊断率;依据肿瘤特点与病理结果等,制定治疗方案给予肿瘤切除,术后加强预后处理,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 腹膜后肿瘤; 脂肪肉瘤; 诊断; 治疗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08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2-0163-02

后腹膜脂肪肉瘤是腹膜后肿瘤的一种形式,在临床中较为罕见,且因腹膜后间隙大、组织疏松、部位深等特点,疾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患者难以察觉[1]。临床收治的该类疾病患者,多为肿块侵犯腹腔内脏器后就诊,出现腹痛、下肢肿胀等临床症状。近期,笔者所在医院收治巨大后腹膜脂肪肿瘤患者1例,现对疾病诊疗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62岁,已婚:入院前半年(2015年11月),出现下腹轻微胀痛,院外胃镜检查未见异常。入院3个月前,出现双下肢轻微肿胀,感双下肢轻微乏力,院外行腹部彩超检查提示腹腔内肿块;2016年4月19日到笔者所在医院门诊就诊,行腹部CT检查提示右侧腹腔内巨大占位性病变,患者入院待进一步确诊与对症治疗。

1.2 入院诊断

入院初步诊断:腹膜后肿瘤。依据:(1)中老年女性患者,因下腹胀痛半年。(2)查体: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腹壁静脉曲张;腹软,腹部扪及一包块,大小22 cm×13 cm,质软,无压痛,活动度差。肝脾肋下未扪及,墨菲征阴性;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3)2016年4月19日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腹部CT:右侧腹腔内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腹膜后肿块,来源于脂肪可能,是否为良性病变建议进一步检查。

1.3 术前诊断

入院后腹部增强CT:右侧腹腔内巨大占位性病变,增强后未见确切强化,考虑腹膜后肿块,来源于脂肪,良性病变可能大,建议治疗后复查或穿刺活检明确。腹部CTA:右侧上下腹可见巨大占位性包块,供血动脉来自于右肾动脉根部,中前部并见粗大的静脉回乳右肾静脉;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肾动脉、双侧肾动脉主干和分支向左侧移位,未见明显狭窄和异常扩张。

1.4 治疗方法

患者腹膜后肿瘤将右侧后腹腔脏器推向左侧,导致脏器移位,目前出现腹胀等胃肠道症状,手术指征明确,术前检查未见绝对的手术禁忌证,采用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治疗:患者取平卧位,麻醉插管成功后,取右侧腹直肌切口,长约30 cm,切开皮肤后,电刀逐层止血入腹,垫开肠管,打开后腹膜,显露肿瘤,见肿瘤与周围组织粘连,钝性分离粘连后,见肿瘤与左肾粘连,将肿瘤与左肾分离时,左肾上极皮质撕裂,用止血纱覆盖裂口处,并给予1-0微翘间断缝合该处。充分游离肿瘤组织后,移出肿瘤,见肿瘤36 cm×30 cm大小,重约4.8 kg。将腹腔内脏器复位后,手术创面充分止血,术泰舒冲洗创面后,置引流管于后腹腔内,于切口右下方引出,关闭后腹膜。PDS-Ⅱ缝合腹膜及腹直肌前鞘,丝线缝合切口。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经专科与辅助检查后,最终确诊患者存在巨大后腹膜脂肪肉瘤,将依据手术指证选取治疗方案。临床部分诊断资料見图1和图2。

2.2 治疗结果

经对患者身体素质综合检查后,患者手术指征明确,不存在手术禁忌证,将行腹膜后肿瘤切除术治疗,手术风险评估为NNIS-0级(Ⅰ类切口,手术时间小于3 h,ASA主分P2);手术顺利,术中出血约300 ml,术中输血400 ml,麻醉满意,术后患者安返病房;病理诊断结果:(后腹膜)高分子脂肪肉瘤,表现为脂肪瘤样脂肪肉瘤;予以吸氧、心电监测、抗炎、护胃、补液等对症治疗后,术后8 d伤口拆线、14 d拆除腹部减张线;术后复查与随访结果显示,无并发症发生,疗效良好。

3 讨论

3.1 病史特点分析

腹膜后肿瘤是临床较为少见的肿瘤类型,在全身肿瘤疾病中占0.1%~0.6%,中老年(40~70岁)为高发人群;而依据肿瘤类型分类,腹膜后肿瘤中约>80%为恶性肿瘤,极少为良性肿瘤[2-3]。本次收治的腹膜后肿瘤患者,具有如下病史特点:(1)起病隐秘、病程长,患者年龄62岁,为中老年患者;(2)疾病前期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胀痛不适,主要表现为进食后腹胀明显;随后将出现双下肢肿胀等临床表现;(3)查体:T 36.7 ℃,P 87次/min,R 20次/min,BP 124/78 mm Hg。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型及腹壁静脉曲张;腹软,腹部扪及一包块,大小22 cm×13 cm,质软,无压痛,活动度差。肝脾肋下未扪及,墨菲征阴性;肝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闻及,约4次/min。其四,腹部CT:右侧腹腔内巨大占位性病变,考虑腹膜后肿块,来源于脂肪可能。

3.2 肿瘤特点分析

肿瘤的病理性质、生长部位等往往决定疾病临床表现,由于腹膜后间隙大、组织疏松、部位深在等特点,肿瘤生长相对缓慢,且恶性度越低者生长愈缓慢,多为膨胀性生长为主,极少存在非浸润性生长[4]。基于此,腹膜后肿瘤患者早期多无显著的症状与体征变化,增加了早期诊断的难度,促使疾病误诊率较高;临床数据显示,腹膜后肿瘤诊断的误诊、漏诊等概率高达38%~72.2%[5]。而随着肿瘤的增大,肿块将逐渐压迫腹腔脏器,进而出现腹部肿胀、疼痛等临床症状,患者往往是待症状表现明显后进行就诊,故而很多程度上延误了疾病治疗,增加了临床治疗的难度[6]。

3.3 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

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促使疾病检出与诊断精准率等均得到显著提升。腹膜后肿瘤疾病诊断中,主要运用了腹部彩超、腹部增强CT、腹部CTA等诊断方式,以上影像学诊断具有无创、便捷等优势特点,能够帮助定位肿瘤位置及大小等[7]。腹部彩超在肿瘤囊实性方面存在显著优势特点,能够确定肿瘤数目、大小等,然而该种检测易受腹部容物或肠气的影响,难以具体定位肿块位置;本研究选取临床资料,经腹部彩超检测后诊断,患者存在腹部扪及一包块,大小约22 cm×13 cm。密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高是CT影像技术的优势特点,可根据肿瘤密度明确定位,本次患者行腹部增加CT后,右侧腹腔内见巨大占位性病变,且肿块密度与脂肪相似,考虑为脂肪肉瘤。腹部CTA可检测肿瘤与周围脏器或组织的关系,患者经腹部CTA检测确诊供血动脉来自于右肾动脉根部,腹主动脉、腹腔干、肠系膜肾动脉、双侧肾动脉主干和分支向左侧移位,但无明显狭窄和异常扩张。由此可见,影像学检查对疾病的诊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存在极大的诊断价值。

3.4 治疗方案选择

腹膜后肿瘤以原发性肿瘤较为多见,且多数属于软组织肿瘤,其中80%属于恶性肿瘤,以脂肪肉瘤及平滑肌肉瘤居多;肿瘤发展至晚期,可出现腹胀、恶性呕吐,若肿瘤坏死、出血,可导致发热,患者饮食差可出现消瘦[8]。临床研究表明,放疗或化疗等手段,对腹膜后肿瘤的治疗均不敏感,临床对该病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行根治性切除,因腹膜后肿瘤易反复复发,可能需反复多次手术。拟定手术治疗方案后,需加强范围手术期的护理,并对注意事项进行处理,以致提升手术质量:第一,术前检查要充分、完善,全面评估手术风险,与患者及其家属做好交流与沟通,家属表示理解并签字同意手术;已行禁食、备皮,抗生素皮试(-),术前使用抗生素等,完善术前准备。第二,术中注意动作轻柔,操作仔细,止血彻底,防止损伤周围脏器。第三,术后为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常规抗感染、对症治疗等。需若明确为恶性肿瘤,需结合放疗、介入等治疗方案,以提高生存率。

参考文献

[1]郝玉娟.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治现状及进展[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2,17(4):398-401.

[2] Sato Y,Yamamoto S,Fujita S,et al.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 with colonic involvement: A case report[J].Japa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2014,44(4):374-378.

[3]郝玉娟,羅成华,郑伟,等.腹膜后脂肪肉瘤外科治疗及其术后复发的多因素分析[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2,17(3):275-280.

[4]姜鹏,江勇,张东,等.原发性腹膜后肿瘤46例外科诊疗体会[J].肝胆胰外科杂志,2012,24(1):62-64.

[5]霍明科,韩广森,赵玉洲,等.腹膜后脂肪肉瘤亚型转换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16,43(8):334-338.

[6]卓龙泉,桑林,袁红梅,等.腹膜后巨大脂肪肉瘤术后复发1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7):1673-1674.

[7] Suzuki M,Fukuchi M,Sakurai S,et al.Retroperitoneal liposarcoma with leiomyosarcomatous differentiation[J].International Surgery,2014,99(1):48-51.

[8]张鹏,陶凯雄,陈俊华,等.原发性腹膜后脂肪肉瘤的诊断与治疗[J].腹部外科,2014,27(1):15-18.

(收稿日期:2016-09-13)

推荐访问:肉瘤 腹膜 诊疗 脂肪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