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谈话记录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案设计 >

大学语文“抛锚式”课堂设计浅析

时间:2022-12-06 13:35:11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抛锚式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引入我国,对教学模式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一般性问题,提出了抛锚式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意在构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典型理论模型。

【关键词】:抛锚式教学 内涵 途径

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逐步流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在建构内心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知识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教学的过程并非是教师将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的过程,而是由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过程。即是说,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这一学习理论颠覆了以往认为知识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的传统理论,强调了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性。目前,在建构主义教学模式下,已开发出一种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

抛锚式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近年来引入我国,对教学模式创新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一般性问题,提出了抛锚式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意在构建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典型理论模型。

一、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抛锚式教学设计模式的内涵

抛锚式教学模式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以技术学为基础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范型。抛锚式教学与情境学习、情境认识以及认知的弹性理论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主要强调以技能学习为目的的学习。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问题的基础上,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了一样。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要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放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即通过学习获取直接经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由于抛锚式教学要以真实事例或问题为基础(作为“锚”),所以有时也被称为“实例式教学”或“基于问题的教学”或“情境性教学”。

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背景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学习共同体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协作学习)以及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总之,抛锚式教学是使学员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途径。

对于大学语文课堂教学而言,这一教学模式即是强调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感受,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从而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这与语文学科的实践性、人文性的特点是契合的。特别是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实施后,人文色调更加浓厚,如果仍然采用过去那种“传授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口若悬河、激扬文字,学生们浑浑噩噩,兴致索然,就很难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究其原因,就是未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融入到人文氛围中,就更谈不上对人文精神的品味了。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想法设法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情境体验,使文章中的“情感”、“精神”与教师、学生的“情感”、“精神”融为一体。通过情境创设让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实际经验、心灵空间体验相融合,以语文课程为媒介,让学生从现实世界走进人文世界,品味文本的语言美和人文氛围,养成高尚的文化品格。

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抛锚式教学设计的类型及实现途径

在目前已经开始进行实践研究的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虽然对抛锚式教学模式还未见有成型的范例,但与其相似的教学方法已不鲜见。这些教学模式,和抛锚式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都是基于问题,都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但是,抛锚式教学作为一种成熟的教学方式,其原则、方法和措施已经被规范化、条理化和科学化,在教学方式的运用上也有其独到之处。这正是我们要研究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抛锚式教学的关键所在。

(一)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

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原则依据的是杰布森有关“供给者”的解释:环境的不同特征支持着各种特殊有机体的活动,同样,不同类型的教学资源也支持着不同类型的学习活动。作为教学支撑物的“锚”的设计在于促进建构主义学习观所强调的学习活动类型。抛锚式教学的设计强调为学生提供创建问题结构、探索问题解答的机会,并在无形中导致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小组互动以支持生成性学习。大学语文课堂采用抛锚式课堂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两条重要设计原则:

一是学习与教学活动应围绕某一“锚点”来设计。所谓“锚点”应该是某种类型的问题情境。课程的设计应允许学员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索。根据这一原则,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锚点”和“抛锚”的设计具有先天的优势。故事情境的创设可以采用视听媒体,形象化的情境描绘,塑造人物和景物,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二是抛锚式教学不同于通常课堂上的讲座,它在教学中使用的“锚”是具有情节的故事,而且这些经过设计的故事有助于教师和学生进行探索。在进行教学时,这些可作为“宏观背景”提供给师生,创设有趣、真实的背景以激励学生对知识进行积极的建构。根据这一原则,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之用的“宏观背景”创造,可以通过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的优化组合来完成,从而有效避免学生阅读单一文字材料所带来的枯燥和乏味。

(二)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抛锚式教学的环节及实施

大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抛锚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是依托其教学设计方案开展的,在课堂设计中,可采取以下几类锚点:

1、音乐

音乐是一种特殊语言,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将音乐引入大学语文课堂,能发掘学生文本认知的兴奋神经,促使其更快、更好地融入文本的精神世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强化对文本意境的体味。例如,在大学语文诗词教学部分,可采取乐曲伴读的方式,在分析诗歌的同时配以古乐或现代民乐,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融入并体会诗词背后的情感与意境。又如在进行戏曲单元,可采用自编自唱的方式,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通读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和领悟,使用自己的唱腔重新谱曲并演唱,演唱之后教师或其他学生进行点评,通过在咏叹的唱腔这一锚点,来体会戏曲本身的艺术和审美情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音乐和心境重新诠释经典的戏曲意蕴。

2、角色扮演

大学语文课程中,涉及到许多文学作品,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以角色扮演作为锚点,创设实地情境。例如对当代戏剧或话剧,本身就是人物扮演故事的表演艺术,仅仅靠朗读或讲解,是无法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状态的。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来“演”。学会将课本当做剧本,以课堂做舞台,自行分配角色,简单布景,通过对白和动作,使教学内容形象化。学生在其中的角色转换,容易产生热烈的情绪,进而构建出对作品的深层次理解,形成深厚的人文素养。

3、信息技术媒体

将信息技术媒体作为锚点,其特点是图文声像并茂,可以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画面、真实优美的声音,能将学生引入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在一些较为枯燥的文本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提供感性的材料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学生形成相应的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教学模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张建奋,《建构主义理论与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国际物理教育通讯,2001.12.

推荐访问:抛锚 浅析 课堂 大学语文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