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谈话记录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浅议教育的“三国时代”

时间:2023-01-17 18:30:04 来源:网友投稿

当下,现代教育不再是孤立封闭寒窗苦读的单一过程,早已变成一项开放包容的社会活动。每个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社会、家庭、学校三个方面的环境,而且不可替代,堪称教育“三国”。社会是一个大舞台,包罗万象,行业众多,堪比魏武。家庭是人类固有的亲情组合,奉老养小,血浓于水,堪比蜀汉。学校作为教育专设机构,教书育人,专业性强,堪比东吴。

作为东方文明的发源地,我们国家一直有重视教育的优秀传统。封建帝王尊奉孔子为先师圣人,开明乡绅开办私塾教育子弟,这些都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教育的重视。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国民教育掀起了一个高潮,涌现出以陶行知、叶圣陶为代表的一大批近代教育家。建国后,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教育投入了更大的热情和精力,教育事业呈现出一派勃勃生机,其水平也快速跻身世界前列。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中国家庭历来重视子女教育。以前,受经济收入低等客观条件的制约,家长有心,怎奈能力不逮,只好作罢。现在,随人们收入增加,兜里有钱了,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格外关注,甚至达到一个空前的程度。“择校热、学区房、辅导班……”等等热词从一个个侧面反映出现代家庭对教育的热度。

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变化是最大的。从过去的茅屋坯台黑板粉笔,到今天的楼台亭榭白板微课,让人目不暇接。教学方式也从原来的师讲生听耳提面命,演变为现在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身份也从包办一切的主导者变成出谋划策的参与者,放下架子,走下讲台,师生互动,融入其中。“生本、均衡、課改……”等逐渐成为时代教育的关键词。

历史上的魏蜀吴,三足鼎立,角力抗衡,连年战争,杀伐不断,给百姓带来了深重苦难。新时期的教育“三国”则必须有机结合,融汇沟通,协调一致,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推动对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育属于社会公益事业,自身并不具备经济造血功能,其人才收益期也非常漫长,这是不争的事实。为更好的改善育人环境,大幅提升教育质量,在保证教育优先发展地位的前提下,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非常关键,必须舍得为教育花钱买单。可眼下的现实是,一谈到教育投入问题,某些人总要扛出“我们是穷国办大教育”这面大旗,依次类推,就是“穷省办大教育”、“穷县办大教育”。其潜台词就是在人口多、经济尚不发达的客观国情下,教育投入不足、教育资源紧缺、发展不平衡等等问题落后都是有必然性的,是情有可原的。由此再联想到基层学校那么多荒废业务、专司经营的“公司经理型”校长的出现,不难看出投入不足已严重影响到教育的质量和孩子的前途,现状令人堪忧。

父母自身行为素质对孩子影响尤其重要。透过学生,不难看出一个家庭的格调品位气息氛围。所以,家长在孩子面前必须要时刻克制自己的过激与粗鄙。切莫过度溺爱子女,助长其不良习惯,否则后果严重。应该抽出时间,多去学校跟老师交流,共商教育方法才是正确的选择。

作为教育主体,学校发展须臾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5+2=0”现象深刻反映了教育“三国”合作共建的必要性。新形势下,学校必须主动向社会家庭开放。家长委员会、家长开放日等都要规范开展,以增加办学透明度,提升公众形象力。除了请进来,还要鼓励教师走出校园进行家访,接触社会,倾听各界对教育的需求和呼声,着力改进,尽力完善。

必须重视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督导评估,可以依靠媒体力量,引进媒体评价,能有效促进教育公平。举个例子,某县城重点高中高一分班时,常年存在择班现象,在学生家长中引起很多怨愤。今年高一分班,学校邀请县电视台现场直播,随机分班,公开透明,彻底杜绝了违规操作,赢得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综上所述,社会、家庭、学校唯有打破“三国”割据、各自为战的局面,多渠道沟通,全方位合作,才能真正助推教育事业不断攀升,达到顶峰。

推荐访问:时代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