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谈话记录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为思想观念“编家谱”

时间:2022-12-17 17:30:04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的中国人,在思想观念上有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究其原因,牵涉到近现代思想的碎片——外来和固有的——在我们的心灵里打群架的问题。

这让我联想到杜维明先生在《现代精神与儒家传统》里说的:这一百多年来,大多数中国人心里面积淀了五层东西,包括悲愤屈辱的近代史体验、五四反传统的心态、马列主义、“文革”心态,以及改革开放意识。

杜先生认为,我们心理结构里的这几层积淀,早随着近现代一次次的剧变而被击成碎片了,但它们常常以意想不到的方式重新组合得面目全非。他举例说,某朋友是大学问家,学贯中西,但如果你在他面前批评中国饮食他就会翻脸。这个例子的意思是说,即便我们自发地去反省,也不一定真能搞清针对某一问题,到底是哪些观念的碎片以何种方式组合成了我们的态度。这又让我联想到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里铭刻的那句最难实行的箴言:“认识你自己”。当代中国人如果不把近现代观念碎片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就很难认识自己的心灵。

金观涛和刘青峰在这本《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里,“穿过语言的丛林”,具体描画和分析“意识形态更替的语言学痕迹”,为整理中国人的心灵碎片提供了一个法子。他们的“观念史研究”是怎么回事?对我们有什么用?

简而言之,“观念”是“指人用某一个(或几个)关键词所表达的思想”,“观念史研究”就是去“研究一个个观念的出现以及其意义演变过程”,“如同DNA和RNA分析揭示生物遗传历程那样使我们抓住思想变化的痕迹。”1997年,当时在香港的金观涛和刘青峰夫妇,由思想史转入了观念史研究。他们组建了一个一亿两千万字的近现代文献资料的数据库,并选中一些重要观念词汇来做时段、频率,和用法上的归类、统计、解读、分析,可以说是给近现代的重要观念词汇“上户口”、“设档案”,和“编家谱”。

这部600多页的著作探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与政治相关的重大观念(如“真理”、“科学”、“民主”、“个人”、“权利”、“社会”、“革命”、“经济”、“世界”),以及近一百个词汇的嬗变轨迹。就拿近现代至关重要的“革命”一词为例。1895年,孙中山赴日,吃惊地发现日本报纸管他叫“革命党”。在孙中山及当时中国人的语汇里,“革命”这个词有贬义,就是造反。但自从见了日本报纸上如此的说法,“就有革命党三字的影像印在脑中了”。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革命”观念在二十世纪中国演变更替的“语言学痕迹”。

通过给近现代的重要观念性词汇“上户口”、“设档案”,和“编家谱”,著者发现思想层面的观念史和政治层面的“断代史”并不重合。我们所习得的历史知识一般将1911辛亥革命作为近、现代的分期,这一所谓的主流分期法显然是基于政治的变迁。而思考历史是否就应该将观念史研究比附在政治变迁上面?著者对观念史的分期体现了不同的思考,为中国当代政治观念的形成总结出三个阶段。

19世纪中期至1895年为选择性吸收阶段,其特点是用中国原有的政治文化观念对西方现代观念进行有选择的吸收。由于该阶段对西方观念的认识不精确,所以,这时往往会出现一词对应多个西方观念的现象。例如在使用“民主”一词时,曾包含 democracy 和 republic 两种不同意义。

第二阶段是从甲午后到新文化运动前的二十年(1895-1915),这是中国人以最开放的心态接受西方现代观念的黄金时期。1895年,维新的日本打败了以儒家治国的中国,使得朝野上下普遍认为儒家理念必须为国家的失败负责,儒家伦理从社会空间退缩到了家族、家庭内部。于是大量现代观念都在这一阶段得到空前的吸收;而以前经选择性吸收的某些现代观念,在这一时期也在中文语汇里留下了详细推敲的痕迹,出现了用多个中文词汇翻译同一西方近现代观念或甄别不同层面含义的现象,也即多词对一义,比如“格致”和“科学”同指 science,“民直”和“权利”同指 rights 等。这一现象在对 economy 的翻译上很明显,在第一阶段是将其翻译为“富强”,显然“富强”不能表达 economy 的准确含义,故第二阶段出现用多个词汇,如“生计”、“国计”、“财经”、“财政”、“经济”等。

第三阶段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来的“当代”。中国人通过对外来观念的消化、整合和重构,形成了左右二十世纪中国直至今天的中国式的现代观念集成。今天,中国人熟悉的表达西方现代观念的词汇,大多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对前两个时期引入的词汇进行再诠释的结果。这些政治术语至今仍在使用,但其中不少词汇的辗转轨迹,则被完全忘却了。由此说来,中国人至今仍然生活在五四所架构的“当代”思想中。换言之,中国“当代”思想是颇为独特的,既不是传统的,但在结构上又与传统类似;也不是西方的,因一切由西方引进的现代价值都经过重构。五四后的中国人,使用以西方政治术语为蓝本的汉语所做的思想表述,每每表达了骨子里与前现代儒家伦理思维一回事儿的“中国式”意义。之前1895至1915年这二十年“黄金”的观念吸收期,随着新文化运动这个观念转化期的到来而遗憾地中断至今。

说到“中国式的现代观念”,我觉得“中国式的”这个定语实在意味深长。书中这些关键词所对应的西方现代政治观念,与它们在中国的实际意义往往大不相同。而且中国人在逐步接受和使用这些概念的时候,它们的具体含义也一直在变。举“科学”这个观念词为例,著者说:“直到当前,中国人在使用科学这一语汇时,仍包含着技术、先进生产力等在西方 science 中没有的含义。也就是说,科学意义的扩大及其道德意识形态的功能,又回到了类似于传统的格致”。

为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思想观念“上户口”和“编家谱”,其实是想说:“历史上最发人深省的莫过于在复活旧事物某种性质时,却忘记了它的名称。”■

《中国留美学生史》

(美)史黛西•比勒 著;张艳、张猛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6

中国近代,出现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群,就是留学生。这是一个仍在继续扩充,在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又不时存在一些争议的群体。

本书从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远渡重洋开始叙述,梳理并勾勒出了从19世纪后半叶开始的中国学生留学美国的历史过程。作者把这一历程划分为三波留学潮,关注的主体主要聚焦于1909年至1930年代抵达美国的“第二波留学生群体”,尾声部分则回顾了中美两国在1978年签署跨文化教育协议之后出现的“第三波”留学大潮。从书中可以看到,一百多年来,三代中国留学海外的知识分子,为了实现中国的现代化所作出的努力及付出的代价。

《东南亚的贸易时代:1450—1680年》

(澳)安东尼•瑞德 著;吴小安、孙来臣、李塔娜 译

商务印书馆 2010.4

该书继承了法国年鉴学派的传统,特别是布劳岱尔对地中海地区历史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普通人民的日常生活,而不是所谓“决定历史”的大人物和大事件。第一卷描述了15至17世纪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社会结构,衣食住行和节日娱乐;而第二卷则注重东南亚的经济从15至17世纪的转变,研究经济作物的种植,香料出口,地区贸易及城市化的进程,以及这些因素对宗教传播,军事进步及政体变化所起的作用。

《中国美术史讲座》

李霖灿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

作者是台北故宫博物院一位有四十余年馆龄的老馆员,他潜心研究中国美术多年,又在台湾大学讲授“中国美术史”二十载。本书即是根据他的上课讲稿整理编成的。用最浅显的语言系统介绍中国美术史。分为二十九个单元,大体以时代为序,以类别为纲,以历代绘画为主调展开论述,对于玉石、雕塑、书法、铜器、陶瓷的论列亦精辟独到。对于很多非美术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是最好的扫盲版本。

《时间的故事》

(英)利平科特 等著;刘研、袁野 译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2

格林威治皇家天文台在新千年来临之际举办了一场盛况空前的展览,名为“时间的故事”,邀请各领域顶尖学者参与,并策划了这本书。

每位学者撰写一篇相关领域以时间为主题的文章,探究人们对时间的感知,并反思各种文化对待时间的方式。编者还搜罗了400多幅彩图来表现著名的器物和画面,古代埃及和巴比伦的历法、提香的寓意画、萨尔瓦多•达利笔下扭曲的时钟以及哈勃望远镜最近拍摄的深空照片。经过精心编排,汇成一部集科学、哲学、天文学、医学、艺术、宗教、历史等多学科跨文化的大成之作。

《人类的故事》

(美)房龙 著;约翰•梅里曼 续写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4

1988年,三联书店首次出版房龙作品《人类的故事》,在中国掀起了不小的“房龙热”。但房龙的故事只讲到20世纪上半叶。在最新出版的这本大陆唯一授权版本里,耶鲁大学历史教授约翰•梅里曼续写了13章,介绍人类在近半个世纪取得的多方面成就——医药、科学和技术,并表达了对人类未来发晨的种种焦虑和担心。

《甜与权力》

糖在近代历史上的地位

(美)西敏司 著;王超、朱健刚 译

商务印书馆 2010.5

作者将糖这件平常事物身后奇妙而非同寻常的历史娓娓道来。从书中我们看到了糖从一件奢侈品化身为工业化生产之商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密切地与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奴隶化生产,乃至国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联系在了一起。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糖是如何经过一个自上而下的复杂文化过程,一步步地嵌入到了日常生活之中。

《中国:糖与社会》

农民、技术和世界市场

(美)穆素洁、林燊禄 著;叶篱 译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9.9

本书集中探讨了中国蔗糖产业、国内及国际贸易、生产技术以及千年间的消费历史。作者将地方史和区域史的研究置于全球的视野下进行,探讨了广东与台湾之间的资产与生产的联系,以及国家在这当中发挥的作用。她还指出,中华帝国晚期的经济发展不是停滞不前的,也没有抑商。事实上,早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就已经融入到了世界市场里面。但显然,发展的轨道没有改变社会生产组织,也没有实现持续的经济增长。

《一个都不正经》

张发财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7

作者以创作杜蕾斯、伟哥等飞机稿设计闻名网络,从2008年起开始在饭否,twitte、微博上开始创作历史八卦。他写的段子让“几千年的风马牛都在这里活起来了。”“你可以看到与历史相对应的山寨袁隆平、小沈阳、威武的城管和强拆等我们现实生活中触目皆是的各种人事。”本书是这些历史段子的合集,多数来源于他的微博。

《回望一甲子》

近代史研究所老专家访谈及回忆

近代史研究所 编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5

中国近代史研究与中国近代史一样,经历了相当多的曲折与艰辛。这本书是由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工作过的学者,特别是从五六十年代就开始在研究所工作的老专家们口述或撰写的,这里面有对经验的总结,有对教训的反思;有对同事的缅怀,有对友谊的颂扬;有对错误的检讨,有对误解的宽容……。看似一本“主旋律”书,却相当有料。

《失忆与记忆》

张晓刚书信集(1981-1996)张晓刚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

本书收录了张晓刚和毛旭辉、叶永青、周春芽等当代知名艺术家自1981年到1996年的往来书信。他们在信中分享对艺术、对生活的思索,也分享对生活的点滴欢愉和痛苦。有论者认为,这本书提供了一名中国当代标志性艺术家在整个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个人成长的鲜明个案,以及西南艺术家群体在迷茫困惑之时的共勉互助,他们特有的艺术精神和艺术追求反映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环境的渐变过程。

推荐访问:家谱 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