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谈话记录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基于“互联网+”的“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

时间:2022-12-05 19:45:08 来源:网友投稿

学习的兴趣,也使教师从繁琐的统计工作中解放出来,真正把注意力集中在教学过程上。“互联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中心,解决了教与学的矛盾。

2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2.1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

“电工技术基础”是高职院校电气类、电子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无论对学生的思维素质、创新能力以及用电工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还是对“维修电工实训”等后继课程的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电工技术基础”这门课程主要涉及的是电类专业的基本概念,涵盖的知识面广。概念描述比较抽象,且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太密切。又因为是一门专业的基础课程,该门课程的课时分配并不多。任课教师因教学课时和教学进度的限制,往往难以面面俱到,更不能深入讲解。对于学生来说这门课程理解困难、知识点太多很难记忆,并且大多数学生对理论学习部分兴趣不高。因此,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2.2  “电工技术基础”课程传统教学模式

随着2010年“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教学”观念的问世,社会对电类专业学生的要求不断提升,企业对该专业的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这也使高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面领着更大的挑战。显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老师及社会的实际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普遍存在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师生互动太少、以教师教学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问题。

3  “互联网+”“电工技术基础”教学新方法探讨

3.1  教学过程引入仿真软件

首先,实践证明描述性的语言很难将“电工技术基础”中的知识表达清楚。即使采用多媒体教学也很难直观反映实质性的教学内容。其次,“电工技术基础”这门课程是专业基础课程,课程设置的初衷是让学生对电工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最后,从学生本身对知识的接受特点出发,图片优于文字,动画优于图片。基于各方面原因,笔者提出一个新的教学思路,把proteus仿真软件引入实际教学过程,将文字和图片转换成动态的演示效果。

例如,在讲到电路分析的内容时,有很多复杂的习题,学生完成计算往往不知道正确的答案,这时可以在proteus软件中搭建一个仿真电路,用虚拟仪器检测电路参数。如图1所示,从图中检测结果学生可以明确电流的流向和大小。

再则,proteus仿真软件还可以使用在抽象的理论讲解里。例如,对称三相电源的定义是由三个频率相同、振幅相同、初相位依次相差120的正弦电源。这时可以在proteus软件中搭建一个仿真电路,用虚拟的示波器显示波形。如图2所示,根据显示结果我们可以分析频率相同、振幅相同、初相位,相位差等概念。proteus仿真软件将抽象转换成直观图像,从而使教学效果大幅度提升。

3.2  面向教学的网络平台构架

从教师的角度来说。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上进行知识传授、疑难解答和作业布置等。学生在网络教学平台的学习情况都可被精准记录下来,教师据此可以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精准分析,真正意义上实现过程考核。通过互联网这一载体形成高效、便捷的教学新方式。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网络教学平台上的数字教学资料,可供学生随时随地回放观看,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每个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情,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在学习兴趣不浓的总体氛围下,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可以“推着”学生前进,在透明的分数和排名面前还会“拉着”学生学习。

在进行广泛调查分析后,探究了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方式和学习资源呈现方式;依据“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和内容;探究“互联网+”视域下的“平台+团队+教学”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基于此我们需要收集线上教学资源,设计线下教学过程,使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有机结合。最终归纳总结“互联网+”视域下的“平台+团队+教学教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流程,如图3所示。实际教学过程采用学习通构建网络教学平台。在平台中包含教学资料、作业、测试、签到等教学模块。

3.3  倡导微课与创新翻转课堂

微课程是网络信息时代诞生的一种新兴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以简短微视频为核心,便于传播学习和交流,符合现代人生活节奏快、时间紧的特点。微课的开发和应用是网络教学平台的构架的有力保障。在知识更新快速的今天,信息愈来愈丰富,而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下,课堂容纳的信息量小,很难满足现在学生的需求。将传统与微课进行有效的结合,取长补短,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在课堂教学前观看微课视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课堂教学前观看微视频,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教师不再过多地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知识,学生需要通过观看微课视频、课前练习等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预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可以采用讲授和协作法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和促成他们的个性化学习。依托信息化网络教学平台,通过微课程教学创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促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最终达到运用知识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2)在课堂教学中穿插微课教学,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一个个微课,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方式,也能合理转换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每节课产生更多的有效时间。

(3)在课后学习中开展微课教学,达成学习的有效补充。微课的应用不仅可用于传统的课堂上,也可以用于在线教学。很多知识点在课堂上难以理解,做成微课,让学生换一个时间和地点在课下进行学习,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求知的习惯,另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掌握知识的手段。通过微课程辅助补充现有课堂,提高课堂效率,帮助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对知识的内化和运用能力。

4  “互联网+教学”的重要意义

通过本项目的研究,把这种新型的“互联网+”视域下“平台+团队+教学”的教育模式广泛应用于我校“电工技术基础”课程及相关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终实现一种全程、全域、持续的教学服务模式。

(1)“互联网+”视域下的信息化教学可以弥补实操课指导老师缺乏的短板。“电工技术基础”是一门注重实操的课程,而现实条件下1:50左右的师生比,使得开展实操课堂困难重重。通过将操作视频上传平台,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期进度观看视频,可以有效弥补师资不足的缺陷。

(2)“互联网+”视域下的信息化教学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教育具有富媒体的性质。文字、音乐、视频甚至VR资源都能够拿来制作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多方位使用课程资源。此外互联网教学资源庞大,可以使知识得到更快、更广泛的传播。教师可以将全世界最新、最先进的科研成果进行收集和评述,既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也增强了学生的知识容量。

(3)“互联网+”视域下的信息化教学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自学兴趣,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在课前能够对课程内容进行自主预习。在课后的作业和测验中,学生又可以重复浏览教学资源,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最终达到有效运用知识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

(4)“互联网+”视域下的信息化教学可以真正做到智慧教学。通过互联网,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上进行知识传授、疑难解答和作业布置等。教学平台上的数字教学资料,可供学生随时随地回放观看,学生能够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此外学生在教学平台的学习情况都可被精准记录下来,教师据此可以对学生的学情进行精准分析。通过互联网这一载体形成高效、便捷的智慧教学新模式。

5  结  论

“互联网+”时代“电工技术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将学习内容构建在网络教学平台之上,实现智慧教学过程,能够满足学生对知识的个性化需求,借助互联网实现一次新的教学革命。本文主要探讨了“电工技術基础”课程教学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法,旨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效率,最终形成成熟可行的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 宁金叶,罗小丽.基于“互联网+”的电工电子互动教学平台的构建初探 [J].教育现代化,2017,4(48):96-98.

[2] 张建中.互联网+“电工与电子技术Ⅰ”课程教学新方法研究 [J].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2017,34(2):113-116+129.

[3] 赵飞燕.基于“互联网+”视域下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信息化模式应用分析 [J].高教学刊,2018(22):71-73.

[4] 邓明洁.浅谈怎样学好《电工技术基础》课程 [J].决策探索(下),2018(7):86.

[5] 杨素敏.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数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J].智库时代,2019(38):217+219.

作者简介:叶爱芬(1982.08-),女,汉族,浙江永嘉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单片机控制。

推荐访问:互联网 教学模式 信息化 电工 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