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谈话记录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疫情防控 >

大连市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网络直报疫情分析

时间:2022-12-20 10:2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了解大连市近年流行性腮腺炎网络直报疫情动态,为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大连市2007~2011年流行性腮腺炎疫情特点。结果:大连市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最高,2007、2009、2010年呈现下降趋势,2011年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年龄集中在3-15岁 结论:应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防止流行高峰到来。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描述流行病学;疫情

【中图分类号】R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1-0049-01

流行性腮腺炎是急性病毒性疾病,以发热、一个或多个唾液腺肿胀及触痛为特征,多见于腮腺。并发症有男性睾丸炎、女性乳腺炎、卵巢炎,并发脑炎、脑膜炎时病死率高【1】。为描述大连市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发展规律,为控制流行性腮腺炎疫情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07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通过《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大连市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包括实验室诊断和临床诊断病例。

1.2分析方法

使用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分析2007-2011年大连市网络直报流行性腮腺炎病例。

2结果

2.1疫情概况

2007-2011年大连市报告流行性腮腺炎病例7062例, 无死亡病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3/10万。发病率最高的年份为2008年(31/10万),最低年份为2010年(12/10万)。2007-2008年流行性腮腺炎流行,2009-2010年呈下降趋势, 2011年呈现上升趋势。

2.2时间分布

大连市流行性腮腺炎全年均有发病,季节特征较明显,发病高峰集中在春末夏初和秋末冬初, 2007年发病率最高为1月,2008年和2010年发病率最高为6月份,2009年和2011年发病率最高为5月份。2011年10月末,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即开始迅速上升,11月起发病率即超过历史同期水平。

2.3地区分布

2007-2011年大连市13个县区腮腺炎报告发病水平差别较大。其中报告发病率最高的为金州区(100/10万),其次为 甘井子区(64/10万),庄河的报告发病率最低,仅为1/10万。

2.4人群分布

2.4.1年龄性别分布

2007年至2011年大连市7062例腮腺炎病例中男性4367例,女性2695例。男性流行性腮腺炎发病率始终高于女性,年龄最小的2个月,最大的80岁,发病以3-15岁年龄组为主。

2.4.2职业分布

病例数最多的职业为学生,占总病例数的59%,其次为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分别占19%和7.3%。

3 讨论

流行性腮腺炎是大连市常见多发传染病,2011年发病率较高且有增长趋势,较2010年增长了110%。可能与暴发疫情发生、流行性腮腺炎自身流行规律等多种因素有关。发病的季节有两个流行高峰,集中在每年的4至7月和11月至次年1月间,这与国内报道的以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期相一致。发病以3-15岁年龄组为主,发病数最多的职业为学生。中小学校、托幼机构人群较为集中,一旦有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发生,能迅速传播,很容易出现聚集性发病。

4 结论

流行性腮腺炎的防控关键在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为预防流行性腮腺炎给儿童健康、生活和学习带来的危害,应及早制定流行性腮腺炎的控制和免疫策略,如:控制传染源,对现症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在暴发地区根据发病情况、接种率、人群抗体水平调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选择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进行疫苗应急接种;在该病的高发期落实幼托、学校机构晨检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防治病情蔓延。发现发热、腮腺肿大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采取疫源地消毒,保持室内空气通畅,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健康教育,做好群众的卫生宣传工作,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

参考文献:

[1] 殷大鹏,樊春祥,曹玲生,丁华庆,周玉清,梁晓峰.2004-2006年中国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病学简析.疾病监测杂志 2007.22(5):310-311.

推荐访问:大连市 疫情 分析 流行性腮腺炎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