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谈话记录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22篇(完整)

时间:2023-06-22 10:35:04 来源:网友投稿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第1篇二年级美术有一节课《自己做帽子》,其实这并不是一堂特别让学生感兴趣的课,一来,做的帽子学生不能戴,二来,其中介绍的折帽子的方法有些复杂,学生可能会有畏难心理。所以我在设计教学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22篇,供大家参考。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22篇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1篇

二年级美术有一节课《自己做帽子》,其实这并不是一堂特别让学生感兴趣的课,一来,做的帽子学生不能戴,二来,其中介绍的折帽子的方法有些复杂,学生可能会有畏难心理。

所以我在设计教学过程的时候,重点放在要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根据学生现在对网络游戏的兴趣,把折帽子的过程称为闯关游戏,将游戏分为三步。

第一步:分小组观察老师事先折好的较为简单的帽子,再自己动手折一折,并且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完成以后到老师这边检查,看看每个同学是否都会折。完成以后领取第二关的通关密码。

第二步:再观察一个较难得帽子的折法,与第一关一样进行尝试制作,并且帮助他人,领取第三关的密码。

第三步:将帽子进行装饰。

完成以上关卡以后,学生可以获得宝藏,就是老师自己制作的礼物。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兴趣一直很高昂,并且快速的学会了两种折纸的方法,也学会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2篇

塔是学生十分熟悉的建筑物,几乎在每个地区都有造型各异的塔。本课通过让学生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塔,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塔这一建筑形式,启发学生关注自己家乡的塔,从而去了解塔的历史、文化,进而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在欣赏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画下记忆中的塔或设计出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这就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创作领域,写生、记忆画、设计,均可以完成此课内容。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可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由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塔的知识,也可发动学生搜集资料,如果有机会外出参观,教师更可发挥家长、导游员的资源优势。在创作中,教师要充分启发学生,发挥学生创造力。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3篇

《画夜景》是小学人美版美术教材第四册,第16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以“夜色”为主的创作画。教学意图是,促使学生发现和捕捉美丽夜景的特征,体会美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的造型表现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引导环节,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同学们都很熟悉的北京故宫,通过白天和夜晚体会不同,初步感受夜景的美。教学中提问:“比一比,白天和夜晚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比,对夜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先的设想。

趁着引导环节已调动起来的兴趣,我又展示了三副图片,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甚至司空见惯的景物中发现美,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中,学生对熟悉的景物不时的发出赞叹声,看到烟花,更是欢呼雀跃,我心中暗喜:目的达到了!接下来就到了知识环节,以问题“为什么烟花只在晚上放呢?”引导学生思考,感受颜色的深浅对比。自我感觉这样的过度很自然。学生也很容易就想到其中的原因。虽然表达未必很精确,但对二年级的孩子而言,已经很不错了。

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力在拓展学生的思路,我有意选择了同龄人的画,意在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更具指导性,学生易于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再强化和提炼一下可能会更好,如:背景用深色表现时,色彩也是很丰富的,感觉强化不够。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4篇

这节课重点就是让学生去了解颜色的深浅不同所带来的不同的变化和效果,在画面中表现的时候,合理的运用颜色的深浅变化会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在本课教学中,我利用大量的资料和图片,让学生尽情的欣赏夜景的美,有大师笔下的夜景、城市的夜景、还有我们身边的夜景,学生看了很激动,都想赶快将这些漂亮的景色画出来,我又引出了“油水分离法”再学生面前演示了以下,学生更有兴致了,这节课在学生们愉快的创作中度过。在欣赏的过程种我特意加入了梵高的《星夜空》,通过欣赏大师的作品,让学生理解两色与暗色使画面产生的对比效果,使学生在使用色彩的过程中,运用一些简单的色彩知识,使画面产生强烈、响亮的效果。

学生画出了城市的高大的建筑、灯火、焰火等。在表现夜晚上,由于我让学生用了“油水分离法”学生都用了黑来表现夜色。

教学效果还可以。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5篇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也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改革课堂旧式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同时,还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因此必须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这不仅要求我们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使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而且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值得去去研究与探索的。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与实践,我做个了小结了,总结了教学中的可行性方式特征如下:

1、可以采用的开放命题形式。命题创作首先必须限定一个题目,然后围绕题进行美术创作。难度太大或脱离生活的命题往往会使学生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适当改变传统的由教材、教师命题的方法,把命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出母题,再由学生出子题:如书中可爱的猫咪一课,我就采用了以自编的猫咪找家的童话故事入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想象故事情节后自由拟题,于是作业时我和小狗一起玩、妈妈再见、猫咪迷路了等等,一大批各具情趣的命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很好的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欲望。又如印印画画一课教学时,学生在自由出题时更是如鱼得水,大海中的轮船、我的小汽车美丽的花朵等别有情趣的命题跃然眼前;
作品通过印贴画的形式多样、独具创意。

2、可以才用开放的题材形式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教学时,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例如在部分设计制作课单元,我就激发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兴趣的做起,如把学习的数字卡片和生活中的人、事、物结合起来做成数字变变变、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变以下,重新设计并画出来。这些形式比起过去美术课本里的纹样设计、二方连续设计等有趣的多。在制作新年贺卡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刮色、涂蜡、撒盐、吹色、压印等技法,是学生在变化莫测的游戏中,达到兴奋点。

3、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
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月生活想结合的能力。

4、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程序大胆突破从低中高年级的年级界限,采用有序、无序的教与学有机结合,互补共存。例如在二年级就可以大胆引导学生观察透视和空间现象,培养他们的空间知觉感;
可以灵活结合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的情感与冷暖等;
引导学生尝试大胆用水粉颜料表现变化的笔触和变化的色彩。举例教低年级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感到要用一般的抽象的讲话,孩子们是很难接受的。于是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空杯子内,再拿三个空杯子,一齐放在讲台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杯子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杯子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学生边拍手边喊出声来。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形式较为新颖,孩子们象看魔术一样看老师演示,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色,红色+蓝色=?色,蓝色+黄色=?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调色方法。

5、可以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李吉林老师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
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在教学评价时改变传统用一个标准去套学生画的内容、形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主体地位。教师点评时语言要幽默、精彩、风趣,让学生把你的点评听进心里去。在优秀作业上写心灵手巧、魔幻色彩、独具匠心等给学生成功的喜悦;
在表现一般的作业上写上别泄气、慢慢来、相信下一张会很精彩等激励性语言,相信学生的内在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开放的`导向、激励、反馈、调节作用。以上所述,为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在新的基础教育理念要求课堂焕发出师生的生命活力,如何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兴趣盎然,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的道路中,我还有很多的不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提高美术素质以外,不断的改进教学方法,上好美术课。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构图能力和辨别、调色能力的同时,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消除学生心中的心理障碍,使学生感到学习没有负担,是一种享受,一种娱乐。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6篇

二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下面是我在上完这节课后的一些感触。

在整堂课的设计中,每一个教学环节我都尽可能的围绕着主体教学,步步渗透,尽量做到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点教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学会这些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自然、主动的运用这些知识。使教与学达成一种很好的融合。

在语言方面,整堂课我都以轻松、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讲故事、提问和引导学生,这样更符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美,因为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在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可以瞬间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使学生爱上你的课,爱上你讲的知识,从而爱上这门学科。这一点,我认为我在拓展环节中做的很好。

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知识点的把握和取舍也有一定的难度。在这节课中,我提前让学生搜集了关于树的资料,学生这点做的非常好,搜集的资料非常丰富,但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我想,如果加入一个学生互相讨论的环节,让他们把自己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那么这节课的课堂氛围会一下子活跃起来,真正的体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整体来看,本节课围绕着校园中的树来教给学生观察树的方法,用讲故事的方式渗透枯燥的关于树的知识,达到了课前定的教学目标,效果良好。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7篇

大自然是人类最好的老师。首先,我在本课的设计上,把学生带到校园内杨树下进行上课。以杨树为引线,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抱一抱、摸一摸、看一看、闻一闻让学生亲近大树,感受大树,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观察任务,使本课的.教学重、难点迎刃而解。其次,在作业设计上,运用杨树让学生找树朋友为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写生、收集资料完成作业。

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自觉性,以及提高了学生与人交往能力和绘画表现能力。另外,在设计上我还充分利用地方资源,把地方美术资源与本课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爱家乡、爱自然的思想感情。加强了本课的综合性,注重了美术课程与学生学习、生活经验紧密关联,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课堂环境。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8篇

现代的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的教育,而且是美感知能与表现的教育、创造力的教育、审美文化教育、人格成长教育的综合载体。

教学思路的设计,就是本着“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愿学、乐学。

创设情境刺激内需,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确定教学目标,尊重学生的内在需要。课一开始,学生欣赏录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刺激内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这是一节命题创作与手工制作的综合课。

过新年几乎是每个孩子盼望已久的日子,每逢新年到来,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写对联、剪窗花、挂灯笼、贴“福”字……人们包饺子、吃年夜饭、看花灯、走亲访友,到处是一片喜气洋洋的景象。孩子们更是乐不可支,一个个穿着漂亮的新衣服,欢悦戏耍,给节日增添了喜悦,增添了甜蜜。每个新年都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节课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进入角色合作探索

感知体验展示表现

我对刚刚上完的这节课,主要遗憾就在“日历”处,直接进入大年三十——过年。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是老师忙里忙外,从而增加年味儿,少一些老师当导演领着学生过的味道。

在讨论《头饰与面具》一课时,想到评价,又产生了一个疑问:让学生拿着作品到前面接受夸奖、批评,有必要吗?我认为积极的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信心。

学生做完之后,愿意得到别人的积极评价,有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看着一幅作品,学生们讲优评劣的评价方式,造成在评与比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发出“啧啧的”赞叹声,有的显露出难堪的神色,有的学生显出不甘落后的神色,一瞬间,有的学生的上进心,竞争心充分的被激活了;
有的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受到伤害,下次不愿去大胆尝试,而造成绘画、制作中的大量临摹、仿制,很难放开手脚去勇于创新。

我就这样处理评价这个环节。我意在让学生不但做过春节的礼物(包括画),而且充分感受集体过春节的乐趣,体验到人间真情。我认识到对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作品一旦得到老师的认可,学生兴趣会更浓,信心也就会加强。因此,我在学生的作品中多找优点多给予表扬,对作品中不够完美的地方给予鼓励性表扬;
并颁发小标志,从而让他们以更大的热情和信心进行下一次的创作;
为了进一步提高创新水平,我让学生们的“小作品”放在投影仪上,进行全班展示。学生的.作品变得多了几分好看,他(她)们争先恐后的前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就连接受礼物的同学也倍感礼物特别的好,欢呼雀跃。唐瑞阳讲到:“我都撑着了,送我饺子的人太多了!”

这节课的不足之处还需改进,我会更加努力研究。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9篇

本课的目的是运用吸水性很强的生宣纸和彩色的笔水,通过折、染等方法制作出美丽的染纸图案。因为本课的艺术表现方式是染出来的,而不是和画出来剪出来,学生相对来说,很感兴趣,由此让学生认识到,美就在我们手中,普通的材料凭借我们的想象和灵巧的手,变成了如此精美的作品,鼓励用双手来美化生活,打扮世界。

根据本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在教学中为学生设计了多种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创新的欲望。在探究中把自己融于活动当中,创造性地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看一看——导出扎染

开始的时候,以一条扎染的围巾导入,介绍扎染的起源及相关的知识,欣赏扎染作品,感受扎染效果的美,激发学生染纸的兴趣。

以小小实验的方式介绍染纸工具。我请2个同学上来做个实验,分别在不同的两张纸滴上颜料,观察变化。

通过提问,让大家思考同样的做法,为什么没有做出同样的效果呢?(找个学生)来摸摸看,知道什么原因吗?

总结原因就出在纸的不同,这张是宣纸,另一张是普通的纸。所以不是所有的纸都可以用来染,只有一些吸收性强的纸才可以用来染。

学习染纸步骤口诀:一看纸怎么折,二看色怎么染,三看作品美不美

(一)请学生尝试学习多种折法,出示几种折法,让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试一试怎么折,请会折的学生演示折法。

(二)教师演示染法,学生观察,在演示的过程中一一介绍染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

(三)当我打开已染好的作品,在这个环节,可能之前演示的时候投影仪不清楚,学生看到的颜色很接近,可当看到染纸的效果时,兴趣一下字被提升了,学生们不约而同地拍起手来。接着请学生欣赏其他的作品,从而不再局限于老师的染色,让学生大胆染色,创作出精美的作品来。

2、评一评——展示成果

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中世纪的教堂彩色玻璃,给学生创设一个美妙的想象空间。要求学生把作品贴在教室的玻璃窗上,让教室变成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学生在兴奋中把染纸作品贴在了教室的玻璃窗上,同学们高兴地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3、想一想——课后延伸

提问的形式:同学们,这些染纸艺术太奇妙了,它能染出这样美丽的作品,到这儿是不是就结束了?他们还有什么用途吗?鼓励学生大胆想像,发挥创意,挖掘更多的用途。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10篇

本学期担任二年级的美术教学,在低年级美术教学中让学生运用语言工具启迪思维,激发创作欲望,加深对绘画的理解,也是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开启学生思维的教学方法,

在教师运用多种手段、媒体给学生许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要求进行自由的想像,再让学生来说说自己想的内容,这时的说画要让学生有充分的说的自由,教师千万不要说“不可能”、“没那回事”等否定的词,对那些具有创造性的想法,尤其是那些离奇古怪的想法,要大力表扬,让学生觉得这样“异想天开”是对的,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养成发散性思维的习惯。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说画的机会,可以采用自己说、同桌互相说、小组说、全班说等多种形式。

为了让学生在充分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创作,学生作画时,教师可根据想像画的内容,配以恰当的背景音乐,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故事在画画的时候讲出来,边画边讲。学生可以手舞足蹈,尽情放纵情感,让思维随着情感不断迸发出火花。

说自己的画:每位学生把自己的画,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在说的时候,一些在画的时候没有考虑到的东西,会得到完善,为进一步创作奠定了基础。

说别人的画:在说别人的画时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说的时候既是对别人作品的一种全新的诠释,也是一次口头的二度创作,既能帮助自己加深对创作的理解,同时也使作者发现全新的角度,是一举多得。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11篇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与前一课《农民画中的节日》,同为以“节日”为题材的内容。本课的重点是了解我国的多民族文化,知道有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这些可以成为我们绘画创作的题材,学习夸张的手法和热烈的色彩表现节日的人物及场景。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上,我从复习旧知、运用旧知、掌握新知入手,注重引导学生将旧知识联系起来。例如《小花猫在睡觉》中学习的画面主次关系的表现方法,在《丰收了》中学习的遮挡关系的表现方法,以及《农民画中的节日》中的夸张的动态等。因此,在导入环节,我展示了两幅《丰收了》的学生作品,引起学生回忆,找出已学旧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到遮挡关系也可以表现在本次课的作品中,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在新授环节,除了启发学生回忆中国的传统节日外,我侧重于提问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发散思维。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各组的图片资料,同时考虑以下问题:

1、介绍的节日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2、节日中的人们是什么样的?

3、他们是怎样庆祝节日的?通过讨论得出人们在节日里的状态是喜悦的,高兴的。了解到人物的状态,我们就重点表现这种状态,无论是表情还是动态,都要有所体现。

表情的刻画我选择了先画后讲,因为不是新知,先初步掌握一下情况,然后在发现问题,指出问题,进行评价。在处理夸张动态的环节,我先做了示范,教给学生具体的表现方法,让他们很直观的看到这种方法的作画步骤。我认为观察老师的现场演示十分重要,示范前一定要提出观察任务,老师也要做到边画边讲解,传授学生绘画的技巧等。

本课我设计了两个学生实践的环节,让他们充分尝试,做到胸中有数。作业的要求是一样的,但是每位学生作品呈现的效果却是迥异,考虑到学生的能力水平有高有低,在个别辅导环节,我会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做出不同的要求。例如能力强的学生我会要求画面人数可以多一些,一定要表现出遮挡关系;
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只画两个人物,尽量表现出遮挡关系等。这样的分层作业能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是以轻松愉悦的心情进行创作的,这样的状态正与本课内容相符,达到在轻松氛围内受到美的熏陶的教学目标。

在最后的展示环节,由于时间、空间有限,只是将部分学生作品展示到前面。其实展示的形式可以更加新颖多样一些,使美术学科特色体现的淋漓尽致。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12篇

《想想说说写写画画》是二年级上学期第十九课的教学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其旨在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来叙述学生身边感兴趣的事情,运用画故事、画日记、画作文等形式,训练学生的想象力、绘画表现力和语言概述能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感受文化的发展和艺术的魅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本课的教学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将发生在自己身边或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记录下来,并与低年级作文教学的“说说写写”相联系,使语言美和形式美巧妙地结合在本课中,更贴近低年级儿童的心灵世界。以画故事、画日记、画作文为创作背景,抓住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运用文字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将学生的想象力充分地挖掘出来。

利用《想想说说写写画画》一课所提供的空间有效组织教学,既可以让学生在回忆中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找到恰当的情绪释放的方式,又能够使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过程中,我以“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设计了各个教学环节,各环节的设计侧重点不同、方法不同,旨在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的习得新知,提升能力。

一、本课设计——环节层层递进,寓教于乐

本课安排的三个游戏环节,绝不是为了游戏而游戏,而是围绕教学目标预设的三个环节,层层递进,解决了重难点问题。为了让二年级学生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会用图画代替文字、或解释说明部分文字,完成一篇图文并茂,精致有趣的作品。能够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并不容易,也不可能一步登天。因此,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顺应学生思维发展的进程,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结合图片,编写故事。

2、根据文章,择用图片。

3、选择文字,替换图片。

这样的台阶式的目标融合在一个个游戏当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方法,得到了锻炼,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学习情趣,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授之以渔。

二、学生作业——呈现两个问题,在比较中解决

本课学生在绘画中通常出现的问题有两个:

1、构图问题:学生拿到作业纸会迫不及待开始写写画画,写画完成之后才会发现布局的不合理,造成整体作业不美观。原因是学生欠缺全局观察考虑的能力。如:文字有多少?文字与纸的比例?如何分布?这是符合二年级学生心理思维发展的,也是本课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解决的难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出示优劣范例,引发学生思考此类问题的原因,在实际问题出现之前就引导学生认识问题的存在,在比较中,学生发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的预设及问题的解决,必不可少。

2、顺序问题: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的习惯是语文课上流利得写文字,美术课上畅快得画画。本课要求学生同时驾驭文字及图画两种能力,并且还要频繁切换,对二年级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但是这个难度是有益学生发展的。怎样让学生既有这样的难度锻炼又不手忙脚乱,是我思考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种方便可行的解决办法:先写文字,把图画的部分先用圆圈圈出来,空出适当的位置,再恰当绘画。这样,学生作画方便,思维流畅,图文并茂的作品一挥而就。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13篇

二年级的《三个伙伴》一课,虽然学生对颜色并不陌生,但对色彩的调配和变化规律却不了解,而且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水粉颜料,可以说对每一种物品和色彩都充满了好奇,于是我在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去自主实践,探索发现。我首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都有哪些颜色?你喜欢哪些颜色?教室里挂了很多漂亮的装饰物,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国旗,黄色、紫色、粉色等各色的花瓣,还有各种颜色的衣物和文具。同学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我们的教室里竟然有这么多美丽的颜色,我又让学生观察外面自然界中还有哪些颜色,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了我们生活的世界真是五彩缤纷,也激发了学习色彩的兴趣。我又适时提出问题:这些美丽的颜色能不能用颜料调出来呢?学生齐声回答:能。我没有急于出示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调配颜色,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不断地向同伴和老师展示自己的新发现,学生在自主实践中体验着学习的乐趣,并久久回味。看到学生这样快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让我们所谓权威的说教代替了学生的直观体验,扼杀了学生探索的自由,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在教学中我们还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注学生的情感,改进教学和组织形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创设教学的新境界。

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是很丰富多彩的,过程中设计的环节不是很多,没有多少悬念,是靠着内容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自己的绘制,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图案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是非常广泛的,因而,教与学生一些简单有效的装饰方法是很实用的。而没有比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了。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14篇

《重叠的形状》这一课是造型表现课,是通过对重叠形状的学习,增强学生的造型能力。

本科的重点是1、了解重叠的形状可以使画面产生各种不同的效果;

2、了解重叠形状的特点,并会制作。

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了有重叠现象的图画和生活中的照片,使学生了解重叠现象在生活中处处都有,运用到绘画中可使画面层次丰富,具有节奏感。

不足之处是在这节课讲完后,学生制作的重叠现象的画都不是太理想,经老师们议课后,知道了,导致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整堂课设计的思路不明确,主线不清晰。具体改正如下:先让学生欣赏有重叠现象的图画,激起学生兴趣。

引出重叠的概念:1、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前面,就会产生重叠;

2、一样物体在另一样物体的上面,也会产生重叠。

教师用事物演示,让学生从直观上认识,学生动手,同桌之间互相演示,加深重叠的印象;
然后教师示范绘制一副有重叠现象的画,示范后,让两组学生上台绘制,检查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最后告诉学生艺术来源于生活,只要多观察,多思考,就能画好的作品。

本节课由于在备课时,每个环节设计的活动太多,导致思路不清晰。教学是一们艺术,我会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使自己的授课水平有所提高。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15篇

美是客现存在的,现实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大自然等给人们带来无穷无尽地美的享受。但是,人们明明生活在“美” 的身边,却感受不到“美”的存在,其原因就在于缺少美的“发现”、美的感受,即审美。小学美术教育就是要通过审美活动,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可见,在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审美教育是不可缺少的。我们应该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高尚的审美能力。

一、发现美

大自然把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展示给了人们:冬天白雪下的树、秋天飘飘的红叶、夏天碧海黄沙、春天草绿花红、青山绿水、旭日斜阳、蓝天白云、奇花异草……自然界绚丽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都是我们获取表象的丰富源泉,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赏大自然和接触生活,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艺术上的美都来源于生活。让我们领着学生放飞思想,把美术课堂搬到室外去,然后再把课外获取的美景知识带回课堂内,让斑斓的景色在课堂中释放光彩。二年级美术课中《影子大王》、《美丽的昆虫》、《小蝌蚪》等内容是学生特别是农村学校的学生非常熟悉的东西,孩子们几乎是熟视无睹,根本感受不到这些东西是美的,这就要求老师引导学生去感受这些平凡的东西中蕴藏的美。可以采用通话故事,卡通音乐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发现这些东西的美,通过发现这些平常东西的美从而更加激发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二、想象美

对于欣赏到的美好景象,可以主动地进行“再创造”。这就要依赖于学生自身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重要的心理功能。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鉴赏和艺术创造。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要充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无论他们画出怎样奇形怪状的作品,都要给予肯定。

在教学过程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形象思维来分析、研究、综合、概括事物,也就是对感知材料加以分析、研究和综合,进而提升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打开自己的想象空间,填满无限遐想的想象。

二年级美术课中的《自画像》、《神鸟变树》、《听听画画》、《神奇的小画册》、等内容就是培养学生想象美的好素材。如《自画像》,学生自己,自己既是最熟悉的,又是最陌生的。为什么呢?自己对自己的一切还有谁能比自己更熟悉呢?但是又有谁能完整的看到自己的身体外貌呢?要想画好自己的自画像还真不是一件容易事。谁都想把自己画得漂亮一些。这时候老师可以实时引导,让学生展开想象,把自己放在具体的情景中去画,二不一定要按照课本上的例子就画一个头像。说实话,画人物肖像本身就是非常难的,何况是画只在镜子中看到的熟悉而又陌生的自己呢?至于《神鸟变树》就更加需要一定的想象力了。神鸟?谁知道是什么样子?没人知道。既然没人知道,那就好办了,大胆想象,怎么神怎么想,何况神鸟还要变成树呢!

三、创造美

激情引趣,培养创美意识有学习兴趣才能使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从而获得良好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努力设计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特别是教学的导入,让学生学得主动,学有兴趣,乐意去作。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所学的剪、拼、撕、贴、刻、折等制作方式,加强学生动手能力。二年级美术《洒水成画》、《大嘴巴》、《童话屋》、《摇滚小精灵》、《捏泥动物》等内容就是很好的引导学生创造美的素材。如《洒水成画》让学生在以水为比,大地为布即兴作画,学生兴趣空前浓厚,创造空间大;《童话屋》让学生用最常用的材料进行剪、拼、撕、贴等方式创造一个神奇的童话世界;《摇滚小精灵》、《捏泥动物》也是如此。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16篇

由于本课取材于儿童最熟悉的折纸玩具,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强调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行为,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学生自己的观察,探究已完成的作品,到制作出自己喜爱的“东西南北”形象,均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在制作结束后,设计学生的游戏活动和展示活动,让学生自评和互评,促使学生从多方面了解自己,从而获得自信及成功的喜悦。

本节课的活动我是这样开展的:首先,通过青蛙造型、狮子造型的“东西南北”的表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东西南北”和空白的“东西南北”的出现,更是调动了学生想装饰它的欲望,在这个环节里,学生的智慧和教师的动手装饰是结合得较紧密的。在学生的建议和教师的装饰下,空白的“东西南北”变漂亮了,变成了一只大嘴巴动物造型的“东西南北”,学生自然也就有了想制作“东西南北”的欲望。这时,我再加以引导,请学生说说制作“东西南北”的步骤和方法,同学们便对“东西南北”的制作方法一目了然。

“东西南北”看似简单,制作起来要较长的时间,我让四位学生为一组制作一个作品,学生分工合作:折、剪、贴。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很强,对“东西南北”的制作方法已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了。

从作品可以看出,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很强,对“东西南北”的制作方法已很好的理解和把握了,且成功地制作出来了,作品中寻毛茸茸的耳朵,有趣的胡须,极富趣味性的手和脚,漂亮的花纹,有大有小,有深有浅,有虚有实,有精臻的,有粗糙的,孩子孩子们把自己的智慧和心灵交织组合创作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东西南北””形象,赋予了作品无穷的魅力。

因为本节课我设计的重点是制作、装饰和游戏,因而忽略了评价这一环节。其实,我认为这节课在课的结尾处,可以加上评出不同标准的“东西南北”,如最有趣的“东西南北”、最特别的“东西南北”、最可爱的“东西南北”、最酷的“东西南北”、最大的“东西南北”等这一环节,也许这样设计以后,这节课才会显得更加完美。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17篇

二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基本绘画知识和技能,对美术有一定的兴趣,学生比较活跃。下面是我在上完这节课后的一些感触。

在整堂课的设计中,每一个教学环节我都尽可能的围绕着主体教学,步步渗透,尽量做到在不知不觉中将知识点教给学生。同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一个轻松的氛围中学会这些知识点,并引导学生自然、主动的"运用这些知识。使教与学达成一种很好的融合。

在语言方面,整堂课我都以轻松、富有童趣的语言来讲故事、提问和引导学生,这样更符合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认为,教师的语言一定要美,因为富有亲和力的语言在教学中是相当重要的,这样可以瞬间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使学生爱上你的课,爱上你讲的知识,从而爱上这门学科。这一点,我认为我在拓展环节中做的很好。

本节课的知识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知识点的把握和取舍也有一定的难度。在这节课中,我提前让学生搜集了关于树的资料,学生这点做的非常好,搜集的资料非常丰富,但在教学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我想,如果加入一个学生互相讨论的环节,让他们把自己搜集的资料互相交流一下,那么这节课的课堂氛围会一下子活跃起来,真正的体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

整体来看,本节课围绕着校园中的树来教给学生观察树的方法,用讲故事的方式渗透枯燥的关于树的知识,达到了课前定的教学目标,效果良好。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18篇

我进行了二年级《三个好伙伴》的课堂教学,下面是本课的教学反思:

本课是色彩课,因此课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前我布置了学生准备颜料、画笔、调色盘、水罐等,除此之外,我还让学生准备了抹布,以备最后做好教室的卫生工作。

在进行三原色、三间色的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能了解间色的产生,我准备了三个透明的塑料瓶,我先进行了橙色的色彩变化演示,先用笔蘸了一些红色放进了水里,然后又取了相同量的黄色放进了红色的瓶子里,学生亲眼看到了瓶子里的水经过搅拌后变成了橙色,发出了“哇”惊叹声,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亲身感受间色的产生,下面的两个试验我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色彩的试验,并要求学生把最后“红+蓝、黄+蓝”试验的结果告诉大家,通过试验,有的同学发现“黄+蓝”调配的颜色有的是蓝绿,有的是黄绿,也有的是绿;
有的同学发现颜色“红+蓝”调配的颜色有的是蓝紫,有的是紫色,也有的是灰色。

通过学生的亲手实验,我帮学生分析了为什么他们的调色不是绿或紫色,因为他们放入的.颜色的量不一样多,或者在两色调配时笔没洗干净,带了其它的颜色,所以产生了其它的颜色,学生恍然大悟,原来色彩的变化这么神奇,这么丰富,在饶有兴趣的情绪中学生认真完成他们三原色、三间色的作业,相信学生的收获一定是很大的。我也明白了,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一定要让他们亲自参与,自己动手,这样所学的知识才是他们自己的,也是终生难忘、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19篇

一个学期很快就要结束了,工作中有失亦有得。为了以后更好的工作,我现将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总结如下:

1、经过一个学期的接触,我想用几个词语来概括我眼中的二年级学生:天真、可爱、认真亦顽皮。正是因为他们的这些天性,在课堂里,我让他们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展示自己的才能,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表现方法来展现他们脑海中的世界。在他们的画中,天马行空、不着边际、奇思妙想、不切实际亦或异想天开,在我看来都在情理之中的。但是毕竟他们年龄都还小,他们的自控能力不是很强,比如说有一个学生画的内容丰富,颜色用的也好,可是令我头疼的是他的嘴巴是不愿意休息的,时不时的会扭头找同桌说话;还有的学生明明有凳子坐还非得要站着。我就让他们比比哪一排上课时纪律好,我知道这不是一次两次就能解决的,但是他们希望得到老师表扬的心理告诉我,这个方法还是起点作用的。

2、作为一名老师很清楚教学计划、备课、课后反思的重要性,在学期开始我就明确了学期工作的目标和任务,结合美术教学工作的现状和特点,按照《美术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体现了备课的重要性;课后反思是一定要写的,尤其像我这样刚进入教师队伍的新人,只有写好反思,才会去思考,去研究,才能有所提高,有进步。基本上按时按质地完成了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

3、在教学中,我认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很高兴他们大部分对美术都保持着很高的热情,这让我在教学工作中增加了很大的信心。我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使课程内容形式和教学方式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学习兴趣一直保持下去;同时将美术课程与生活精密的联系起来(艺术虽高于生活,但它来源于生活)。

4、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只是在形成阶段,所以直观的教学手段很重要,所以作为教师可以多画范画,加强美术教学的示范特点。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展示图片、美术作品及放映幻灯、影片、录像片等教学手段和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直观教学。

我清楚自己刚刚成为一名教师不久,工作中肯定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很高兴学校信任的把二年级交给我,一张白纸或画或擦或添或减,只要用心去修改,终究会成为一幅美丽的画。我希望无论是学生还是我自己就像从白纸到画一样一起成长。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20篇

传统美术教学只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传授,把学习仅仅局限在书本上,脱离学生的日常生活实际,在这种学习观念下,不仅很难培养出学生的创造精神,而且会泯灭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发展。新课改倡导的美术教学,既要重视学生对艺术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的培养,还要注重美术更多地与文化,历史,生活相联系,创建多维互动的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感受美,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在玩中学,让学生围绕目标自主选择内容,材料和方法,让学生在知识探索的过程中发现规律。我在教学中,努力用新的理念来组织教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美术教育家尹少淳说过:美术是最具有人性意味和最具综合性质的人类活动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美育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素质人才的作用越发显得重要。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它的这一特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

也因为如此,我们就更应该改革课堂旧式单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限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教学方法,大胆改革,勇于创新,把握少年儿童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的规律,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快,有趣味的学习环境和气氛。同时,还要把德育教育和美育教育结合进行,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法。因此必须探索出一条新的教改方法,这不仅要求我们本身要有创造性思维,思路活跃,方法新颖,使学生感到有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积极思维取得预定的效果,而且还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他们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识,操作,情感,创造的整合,是每一位美术教师值得去去研究与探索的。为此通过平时教学工作以及课外的学习探索与实践,我做个了小结了,总结了教学中的可行性方式特征如下:

可以采用的开放命题形式。

命题创作首先必须限定一个题目,然后围绕题进行美术创作。难度太大或脱离生活的命题往往会使学生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适当改变传统的由教材,教师命题的方法,把命题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教学时,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教师出"母题",再由学生出"子题":如书中"可爱的猫咪"一课,我就采用了以自编的"猫咪找家"的童话故事入题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想象故事情节后自由拟题,于是作业时"我和小狗一起玩","妈妈再见","猫咪迷路了"等等,一大批各具情趣的命题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很好的激发了他们创新的欲望。

又如"印印画画"一课教学时,学生在自由出题时更是如鱼得水,"大海中的轮船","我的小汽车""美丽的花朵"等别有情趣的命题跃然眼前;作品通过印——贴——画的形式多样,独具创意。

可以才用开放的题材形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教育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和制作过程,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在教学时,不再一味拘泥于教材规定的题材作为教学内容,题材的形式界限可模糊些,形式的表现留给学生自由的空间。在题材,形式表现上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能促进学生乐于参与美术活动。

例如在部分设计制作课单元,我就激发学生从自己身边感兴趣的做起,如把学习的数字卡片和生活中的人,事,物结合起来做成"数字变变变","找一找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或日用品,然后把不满意的地方改变以下,重新设计并画出来"。这些形式比起过去美术课本里的纹样设计,二方连续设计等有趣的多。在制作新年贺卡时可以让学生运用刮色,涂蜡,撒盐,吹色,压印等技法,是学生在变化莫测的游戏中,达到兴奋点。

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内容。

教师要开放课堂活动空间,引导学生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投身于五彩缤纷,五光十色的校外生活,把公园,田野,村庄等作为学习美术的大课堂,在大自然中学美术,感受生活中的红,黄,蓝。如手工制作课不妨带领学生去放飞风筝,去迎风玩一玩小风车,用制作的彩练,挂饰。窗花美化周围的环境;结合绘画课,可自办一个课堂小画展,组织学生参观发言,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月生活想结合的能力。

可以采用开放的教学程序

大胆突破从低—中—高年级的年级界限,采用有序,无序的教与学有机结合,互补共存。例如在二年级就可以大胆引导学生观察透视和空间现象,培养他们的空间知觉感;可以灵活结合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的情感与冷暖等;引导学生尝试大胆用水粉颜料表现变化的笔触和变化的色彩。举例教低年级孩子认识三原色,三间色。我感到要用一般的抽象的讲话,孩子们是很难接受的。于是我就考虑出这样一种做法:用水彩颜料调成红,黄,蓝三种原色彩水,分别盛装在三个空杯子内,再拿三个空杯子,一齐放在讲台上。课堂上让学生认识三原色时,把三种彩水展现在学生面前,讲什么是间色和间色是哪两种原色调配成的,就拿杯子做演示。当我把两种原色彩水倒入一个杯子内一晃动立刻变成间色时,学生边拍手边喊出声来。做法虽然很简单,但形式较为新颖,孩子们象看魔术一样看老师演示,兴趣很浓。让学生做实验,红色+黄色= 色,红色+蓝色= 色,蓝色+黄色= 色,两种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调成的间色有什么不同 这样学生记得牢,记得深,又证明了知识的科学性,同时学生又学会调色方法。

可以采用开放的评价标准

李吉林老师认为"老师肯定——学生满足,树立自信心,自尊感——需要学习——再肯定,再满足——渴望学习更新的有难度的东西。"美术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心智及创造力的成长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启发和帮助;而且使教师明确学生表现自我时的需要并给与激励和支持。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21篇

二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但是要使他们发现、欣赏身边事物的美,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这是一节“综合探索”课,尽量放手让学生大胆实践、大胆尝试、大胆表现。树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所起的重要作用。欣赏以树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加强对身边环境的认识和了解,增强环保意识。

我对于本课的教学反思如下:

1.本课引导学生观察、记忆身边各种各样的树木,使学生认识树木的种类、作用,以及它对我们人类的生存所起的不可估量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树木的意识。我们学校位于农村乡镇,树木随处可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校园的思想感情。

2.由于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本课开头设计小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儿歌中感悟树的成长。

3.我不断实践《新课标》“美术学习实质上是一种文化学习”、“在美术中增加文化含量”、“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在本节课渗透树的种类、特点、作用的知识,并通过古诗引入本节课的学习。美术课不单单是一节美术课,更是文化课和思想品德课。

4.通过图片欣赏,探讨绘画方法,培养学生不断思考、不断尝试,积极鼓励学生的独特思维。

虽然本课有很多突出的地方,但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由于课堂时间有限,不能给每个同学展示的机会。对学生情况了解不足,对于学困生不能得到马上辅导。存在的不足需要我们不断改进,不断完善。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 第22篇

《画夜景》是小学人美版美术教材第四册,第15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以“夜色”为主的创作画。教学意图是,促使学生发现和捕捉美丽夜景的特征,体会美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的造型表现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引导环节,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同学们都很熟悉的、西安最著名的景点-钟楼,通过白天和夜晚体会不同,初步感受夜景的美。教学中提问:“比一比,白天和夜晚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比,对夜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先的设想。

趁着引导环节已调动起来的兴趣,我又展示了三副图片,沿着学生很熟悉的路线,从太华路到钟楼再到大雁塔广场,又换一个视角,俯瞰西安的夜景,播放烟花的视频。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甚至司空见惯的景物中发现美,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中,学生对熟悉的景物不时的发出赞叹声,看到烟花,更是欢呼雀跃,我心中暗喜:目的达到了!稍有不足的是学生第一次录像,还是有些拘谨,我的感情也不够到位,否则效果会更好。

接下来就到了知识环节,以问题“为什么烟花只在晚上放呢?”引导学生思考,感受颜色的深浅对比。自我感觉这样的过度很自然。学生也很容易就想到其中的原因。虽然表达未必很精确,但对二年级的孩子而言,已经很不错了。

为了进一步了解夜晚的表现方法,我又出示了白天和晚上的钟楼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关系,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白天,前景色浅,背景色深,夜晚则相反,我进行了板书,以加深指导性。接着以一组色彩练习,训练学生对色彩的认识能力。学生掌握较好。

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力在拓展学生的思路,我有意选择了同龄人的画,意在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更具指导性,学生易于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再强化和提炼一下可能会更好,如:背景用深色表现时,色彩也是很丰富的,感觉强化不够。

直观、形象的示范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是最具吸引力和指导性的。所以在介绍油水分离法的时候,我的演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感觉很神奇,“怎么一刷烟花就出来了?!”兴趣一下就调动起来,觉得很兴奋。原本很拘谨的学生也禁不住鼓起掌来。

创作的环节中,学生选择多种方法表现,能够较好的运用色彩的深浅对比,对表现方法掌握也不错。

评价总结中,学生能根据作品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总结自己学到、理解到的知识,虽然在表达上还不够清晰到位,但对二年级学生,也很不容易了。只要学生敢于表达,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渐形成评价的意识、掌握评价的方法和艺术,才是真正的目的。

总之,通过本课的设计和教学,我认为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比较合理,从最初情感的调动到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从熟知的事物中感受和发现美,在烟花的观赏中让情感达到高潮,利用一个问题很自然的引入知识教学,在示范中又到达高潮,激情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很自然的到了创作环节,最后评价总结,环环相扣,课堂流畅,轻松自然。在教学中学生能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并运用新知识、新方法进行创作,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学生兴趣浓厚。课堂轻松愉悦。但由于是录像课,学生表现的很拘谨,我的情绪也不够到位,否则课堂的气氛会更好。在色彩练习中有点罗嗦,在创作前对背景色的丰富变化在强调一下,就好了。

本课的教学有许多成功的得意,也有缺失、不到位的遗憾,正是在得意和遗憾中,我得到了更宝贵的东西:经验!我一点一滴的细心收集它,让自己的教学更好更完备。为此,我将不断努力!

《画夜景》是小学人美版美术教材第四册,第15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是以“夜色”为主的创作画。教学意图是,促使学生发现和捕捉美丽夜景的特征,体会美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记忆力、想像力、创造力的造型表现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引导环节,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我选择同学们都很熟悉的、西安最著名的景点-钟楼,通过白天和夜晚体会不同,初步感受夜景的美。教学中提问:“比一比,白天和夜晚的景色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对比,对夜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达到了预先的设想。

趁着引导环节已调动起来的兴趣,我又展示了三副图片,沿着学生很熟悉的路线,从太华路到钟楼再到大雁塔广场,又换一个视角,俯瞰西安的夜景,播放烟花的视频。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甚至司空见惯的景物中发现美,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教学中,学生对熟悉的景物不时的发出赞叹声,看到烟花,更是欢呼雀跃,我心中暗喜:目的达到了!稍有不足的是学生第一次录像,还是有些拘谨,我的感情也不够到位,否则效果会更好。

接下来就到了知识环节,以问题“为什么烟花只在晚上放呢?”引导学生思考,感受颜色的深浅对比。自我感觉这样的过度很自然。学生也很容易就想到其中的原因。虽然表达未必很精确,但对二年级的孩子而言,已经很不错了。

为了进一步了解夜晚的表现方法,我又出示了白天和晚上的钟楼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前景色和背景色的关系,学生通过比较得出:白天,前景色浅,背景色深,夜晚则相反,我进行了板书,以加深指导性。接着以一组色彩练习,训练学生对色彩的认识能力。学生掌握较好。

对学生作品的欣赏力在拓展学生的思路,我有意选择了同龄人的画,意在减少学生的心理压力,更具指导性,学生易于接受,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再强化和提炼一下可能会更好,如:背景用深色表现时,色彩也是很丰富的`,感觉强化不够。

直观、形象的示范对低年级学生而言是最具吸引力和指导性的。所以在介绍油水分离法的时候,我的演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感觉很神奇,“怎么一刷烟花就出来了?!”兴趣一下就调动起来,觉得很兴奋。原本很拘谨的学生也禁不住鼓起掌来。

创作的环节中,学生选择多种方法表现,能够较好的运用色彩的深浅对比,对表现方法掌握也不错。

评价总结中,学生能根据作品说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总结自己学到、理解到的知识,虽然在表达上还不够清晰到位,但对二年级学生,也很不容易了。只要学生敢于表达,在长期的训练中,逐渐形成评价的意识、掌握评价的方法和艺术,才是真正的目的。

总之,通过本课的设计和教学,我认为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比较合理,从最初情感的调动到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从熟知的事物中感受和发现美,在烟花的观赏中让情感达到高潮,利用一个问题很自然的引入知识教学,在示范中又到达高潮,激情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很自然的到了创作环节,最后评价总结,环环相扣,课堂流畅,轻松自然。在教学中学生能积极思考,大胆回答问题,掌握本课的知识点,并运用新知识、新方法进行创作,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的。学生兴趣浓厚。课堂轻松愉悦。但由于是录像课,学生表现的很拘谨,我的情绪也不够到位,否则课堂的气氛会更好。在色彩练习中有点罗嗦,在创作前对背景色的丰富变化在强调一下,就好了。

本课的教学有许多成功的得意,也有缺失、不到位的遗憾,正是在得意和遗憾中,我得到了更宝贵的东西:经验!我一点一滴的细心收集它,让自己的教学更好更完备。为此,我将不断努力!

推荐访问:二年级 反思 美术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22篇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精选22篇) 二年级美术教学反思10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