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谈话记录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西伯利亚经济研究所历史上的光辉篇章

时间:2023-01-11 11:4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图分类号:G325.127文献标志码:E文章编号:1008-0961(2008)01-0058-03

西伯利亚经济研究所的全称是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工业生产经济与组织研究所。它是俄罗斯东部——西起乌拉尔山东到太平洋沿岸的第一个区域经济研究所。它在经济研究方面一直发挥着主导作用,直接关系到东部地区各经济领域的发展[1]55。西伯利亚经济研究所在其50年的发展历史中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赢得了俄罗斯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广泛赞誉。

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1957年6月5日,苏联科学院主席团批准了西伯利亚分院建院筹备委员会关于在西伯利亚分院创建经济和统计研究所的建议,并任命苏联科学院院士В.С.涅姆齐诺夫为研究所所长,负责该所的组建工作[1]55。这个研究所就是经济研究所的前身,这一天也作为西伯利亚经济研究所诞生之日永远载入该研究所和西伯利亚分院的史册。

涅姆齐诺夫所长因病无法胜任这一要职,所以一年后的1958年5月9日,苏联科学院主席团颁布新决议,将拟建的经济和统计研究所更名为工业生产经济与组织研究所,为该研究所的基本研究方向进行了重新定位,同时还委托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Г.А.普鲁津斯基领导该所的工作。

经济研究所初期的研究任务是:研究苏联东部生产力布局;工业生产的计划和组织;分析生产企业内在潜力和节约利用劳动力的途径等。

普鲁津斯基任所长之前已经在苏联经济学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他在任职期间勤奋忘我地工作,带领全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积极研究挖掘生产企业内部潜力、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有效利用工时等重大问题,取得了许多突破性成果。他与当时苏联其他几位知名学者的有关闲暇时间利用的成果为苏联的社会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两个各具特色的学术刊物经济研究所先后创办了两个学术刊物——《工业生产经济与组织》和《区域经济与社会学》,它们因各具特色而在国内外的影响经久不衰,发行量颇巨。即使在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经济衰退的时候,该刊仍旧存活下来,而且有所创新。

《工业生产经济与组织》始创于1970年初。经过多年的发展,这个刊物的受众群体迅速扩大,它从西伯利亚走向苏联,并且走向了世界。据20世纪80年代初的统计,1981年该刊发行量为86 100份,1982年又突破了10万份大关[1]207。目前,该刊发行量仍然很大。

《工业生产经济与组织》问世前,苏联已经创办了一些经济类刊物,如《经济问题》、《经济科学》、《货币与信贷》、《社会主义的劳动》、《会计与统计》和《苏联金融》等。相比之下,该刊的明显特点是向读者推介国内外生产经济和组织的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成果、宏观经济管理和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最新动向。因此,该刊发表的文章也往往被苏联国内同类刊物竞相转载。

《区域经济与社会学》是该所的第二个学术刊物,其前身是始创于1963年的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院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它作为独立的学术刊物正式注册,在俄罗斯国内外公开发行,迄今仍为季刊。该刊由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经济研究所和西伯利亚跨地区经济协作联合会共同主办,由经济研究所承办。

该刊与《工业生产经济与组织》相比是学术性更强,主要内容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学的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三位经济学界精英

西伯利亚经济研究所的辉煌业绩与俄罗斯经济学界的一批学术精英为其建立和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有着直接关系。其中当首推先后任该所所长的科学院院士А.Б.阿甘别基扬、А.Г.格兰别尔格和В.В.库列绍夫,他们不仅是出类拔萃的学术带头人,而且也是才能超群的科研组织者,堪称闻名俄罗斯国内外的经济学家。

阿甘别基扬,1932年10月8日生于第比利斯市。1955年他在国立莫斯科经济学院毕业后,在国家计委工作,并于1958年在该学院研究生函授班完成了学业,从1961年起先后在西伯利亚分院数学和统计研究所和经济研究所任职。1964年他当选科学院通讯院士,1974年当选科学院院士,1966—1985年担任经济所所长。在他的领导下,西伯利亚各界代表共同制定了《西伯利亚与远东生产力发展现状和前景的构想》。1985年他被调往莫斯科,先后任苏联科学院生产力和自然资源研究委员会主席(1985—1989年)、苏联科学院经济学部主席团成员(1985—1989年)和俄联邦政府国民经济研究院院长(2002年至今)。

阿甘别基扬院士对经济科学的重大贡献是论证了劳动报酬级差的原则,提出了国家经济和地方经济相互关系的原则,优化了国家计划和地区计划的标准。他也是苏联把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经济学的倡导人之一。正是在他的领导下,经济研究所成为全苏主导的经济研究所之一。

阿甘别基扬院士在国际经济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获得了许多国家高校和科研的名誉和正式称号:国际经济联合会名誉主席、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科学院外籍院士等。

阿甘别基扬院士因科研成果卓著,曾多次获得国家级荣誉:1967年荣获列宁勋章,1975年和1982年前后两次荣膺苏联劳动红旗勋章。

А.Г.格兰别尔格,1936年6月25日生于莫斯科,1960年毕业于国立莫斯科经济学院后,在苏联国家计委计算机中心任经济师,同时完成了莫斯科国民经济学院研究生函授学业(1960—1963年)。随后他来到西伯利亚分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85—1991年担任经济研究所所长,1984年当选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1991年格兰别尔格院士因工作需要卸任后到莫斯科工作,先后担任俄联邦政府和俄联邦总统顾问,从1992年至今一直担任俄经济发展贸易部和俄罗斯科学院双重领导下的生产力研究委员会主席。同时他还任俄罗斯国家亚太经济合作委员会主席(1992—1999年)和国际区域发展与合作科学院院长(从1996年起至今)。

格兰别尔格院士是苏联跨部门经济最优模型的第一个设计者,利用这个模型,他在苏联率先利用经济数学分析方法研究生产力的布局和论证各地区经济发展比例。

格兰别尔格院士的许多成果在俄国内外经济学界得到了普遍的认同,他的许多学术论文和专著被美国、中国、德国、英国、意大利和波兰等国翻译出版。他还被世界许多国家高校和科研单位授予名誉和实际职称,其中主要有德国区域研究和土地规划科学院通讯院士(1985年)、美国阿拉斯加大学优秀客座教授(1991年)、纽约科学院院士(1993年)、波兰经济科学院名誉博士、中国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名誉教授。

为表彰格兰别尔格院士在经济学方面的突出业绩,俄联邦政府先后予以多次奖励,授予其奖章和勋章。1997年,他荣获俄联邦国家奖,1999年获俄联邦政府奖,2004年获孔德拉季耶夫金质奖章,1999年获得友谊勋章,2004年获“祖国功勋”四级勋章。

现任所长В.В.库列绍夫院士,1942年11月6日生于新西伯利亚市。他1966年在莫斯科国民经济学院公共经济系完成学业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新西伯利亚科学城国立大学研究生经济专业继续深造,毕业后即在当地开始了教学和科研之旅。从1991年起他接替了格兰别尔格院士担任经济研究所所长至今。

库列绍夫院士在经济研究方面的突出贡献是利用一整套经济数学模型论证了全国和西伯利亚地区燃料能源各部门结构发展速度和比例;制定了一系列结构性模型用来预测西西伯利亚油气综合体发展前景;提出了制定国家和地区经济规划的方法学和方法。

库列绍夫院士从2005年起任俄联邦驻西伯利亚联邦区全权代表克瓦什宁的高级经济顾问。

库列绍夫院士多次到中国、日本、美国、英国和许多欧盟国家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1996年当选国际区域发展与合作科学院实际院士,2001年荣获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名誉教授称号。

库列绍夫院士学术成果颇丰,得到了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表彰。2003年他荣获俄联邦政府科技奖,2007年获新西伯利亚市政府奖。2007年荣获俄联邦“祖国功勋”四级勋章和罗蒙诺索夫勋章。

四个鲜明特色

经济研究所在半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得到了俄罗斯国内外经济学界的广泛认可和普遍赞誉。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举。多年来,经济研究所始终紧紧把握住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步推进的科研方针,把理论研究和东部开发的实际需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该所一些知名学者的代表作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个特色。例如前所长阿甘别基扬院士的《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问题》(莫斯科经济出版社,1979年)[1]223,通讯院士苏斯洛夫的《统计学一般理论》等。

须强调的是,该所科研人员依据区域经济学理论直接参与国家和东部地区大型发展纲要和战略的制定。例如,库列绍夫及该所部分科研人员先后参加制定了《2005年前西伯利亚联邦专项纲要》、《2020年前西伯利亚能源发展战略纲要》、《2008—2020年西伯利亚联邦专项纲要》和《2025年前新西伯利亚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科研和教学相结合。早在上世纪60年代该所就与国立新西伯利亚大学经济系相关专业建立了紧密的联系。该所许多科研人员都在那里兼职任课,直接向青年学生传授最新知识,同时又能及时发现具有培养前途和科研潜力的后备人才。

跨学科科研协作。西伯利亚分院和俄罗斯科学院的组织构成一样,它包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这就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开展跨学科科研协作创造了先决条件。经济研究所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积极开展跨学科科研协作,承担重大理论和实际课题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谢利维奥尔斯托夫、通讯院士萨涅耶夫与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石油天然气和地质学研究所所长康托罗维奇院士、西伯利亚分院能源系统研究所副所长萨涅耶夫在开展科研协作制定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方面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2]。

拓展国际学术交流。多年来,经济研究所非常重视开展对外学术交流,采取学者互访、互邀讲学参会、交换图书资料等多种形式与外国同类科研机构合作。目前该所与中国、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意大利、保加利亚、波兰等20多个国家建立了直接学术联系。其中,这个研究所与中国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的跨国学术交流历史最久、关系最密切,成就最显著。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科研人员就利用科研出差的机会与该所建立了直接学术交流关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该所经过认真协商后,于2001年5月末在哈尔滨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在中俄两国和东北亚国家得到了强烈反响和普遍好评,更主要的是得到了中俄地方政府的肯定和支持。2007年10月29日—11月1日由新西伯利亚州政府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西伯利亚分院经济研究所和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五届中俄区域合作与发展国际论坛又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

参考文献:

[1]Шемэтов П В.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 Исследования в Сибири[M].Новосибирск: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Наука,1983.

[2]Кулешов В В.О Генезисе Региональных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в Сибирском Отделении РАН[J].Регион Экономика и Социология,2007,(2):6.

[责任编辑:安兆祯]

推荐访问:西伯利亚 篇章 光辉 经济研究所 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