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谈话记录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知识与文化传播问题

时间:2023-01-09 08:40: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基于当前知识与文化传播研究的研究成果,提出“一带一路”建设的知识与文化传播问题,讨论了统筹考虑知识与文化的跨文化传播问题,及其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性,指出高校参与“一带一路”知识与文化传播的优势所在,对高校全面、深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一带一路”;知识传播;文化传播;高校

【资助项目:同济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

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如何面对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保持清醒、冷静,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在冲突与融合中不断学习其他民族所创造的先进知识和先进文化,始终注意在对外交流中提升和保持我国知识创新和文化发展的主体性,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能否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取得主导地位和引领作用。因此,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知识与文化传播问题。

一、知识与文化传播

当今世界已经跨入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创业对知识传播的巨大需求,有力地促进了传播技术、传播观念、传播环境和传播途径的发展与完善,知识传播活动和知识传播事业因之得以迅猛发展。知识传播研究有三种基本设定①②;基于社会大系统范围内的传播学设定;基于企业竞争优势的知识管理设定;基于复杂网络系统的设定。而对知识传播动力问题的探讨,研究人员或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对组织内成员间的知识传播进行分析,或把知识传播视为某一类组织的特殊职能加以研究,动机理论③-⑦、知识势差理论⑧⑨、复杂网络系统理论⑩-12是解释知识传播动力现象的主要理论。倪延年13从社会系统分析的角度,探讨知识传播环境和知识传播之间的互动关系,论证社会文明与社会经济必须同步发展的基本观点。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读者正在远离图书馆,新形势下图书馆在知识传播(流通)中的角色、定位如何调整?针对这一现状,王丽萍14从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空间三个维度分析美国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认为“注重用户行为研究,让读者参与新服务的设计,以及改革传统的书籍流通模式,运用新媒体拓展服务方式等,提供延伸服务满足读者的需求”,可能是图书馆找回读者的一个良策。另外,互联网、新兴社交媒体等所产生的大量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片、HTML、音频、视频等,有价值的信息往往隐藏在这些非结构化的数据中或海量数据相互之间复杂的关联关系里。苏林森和易伟芳15研究了大数据对知识传播的影响与挑战,包括技术难题、专利与隐私保护问题、数据低可信度与开放性等问题,提出用大数据处理或数据挖掘来提取隐性知识。易明等16利用Endnote、Refviz等文献管理软件对Web of Science、CNKI收录的国内外知识传播研究论文进行了文献聚类分析,发现当前时代背景下知识传播的某些特征与规律,对于学术界进一步推进知识传播研究,以及促进学术界和相关部门在知识传播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力量,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尽管知识以物为本,具有客观性和通用性特点,但知识的传播者与接受者是人,“一带一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各自的宗教信仰,他(她)们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社会政治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知识传播产生制约作用。知识传播本身不存在冲突与融合的问题,但由于传播者与接受者分属不同国家、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与宗教信仰不同,在知识传播过程中,难免双方发生辩论、争执,甚至矛盾、冲突。因此,有必要从现实考量,在上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播结合起来,研究不同文化冲突、融合下的知识传播问题,即知识的跨文化传播问题,以传播先进知识实现彼此教、学相长,以传播先进文化来赢得相互认同,在人类发展的普世价值方面凝聚共识,加快知识传播速度,提高知识传播效果,从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健康发展。

文化不同于知识,文化传播与知识传播必然需要考虑文化与知识之间的差异;同时,文化传播本身在“一带一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同样存在跨文化传播问题。跨文化传播模式分为以下三种①:跨文化传播的行为模式、跨文化传播的认知模式、跨文化传播的理解模式17。文化适应属于跨文化传播认知模式中的一种,它以不同文化间的复杂关系为对象,研究传播是否达到预期的目的以及效果如何。一般来讲,在传播双方关系发展的初期阶段,通常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与焦虑,甚至存在发生冲突的情形,因而学界研究重点往往聚焦于初期双方的互动情况1718。李建军19指出,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和先进技术背景下,我国的文化传播应实现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形式、传播取向、传播路径和传播层次共六个方面的转变,强调了立体传播方式、中华文化(明)的主体性和增强软实力等建设内容之于文化传播的重要性。王书道2021认为,文化传播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影响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要素,西方某些发达国家运用先进传播手段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使中华民族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国家信息与舆论环境面临严峻挑战。因此,坚持积极的文化传播战略,加强党对文化传播的宏观控制力,提升中国先进文化跨文化传播的广度、深度,增强不同国度、不同文化、不同民族对中华先进文化的认同感,扩大中华先进文化的影响力,有助于增强维护国家安全的精神与文化力量,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与健康发展。从上述研究成果不难看出“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文化传播面临的诸多问题,宜未雨绸缪,将文化传播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加大研究力度,加强预研,以先进科研成果指导我国对外交往的中华文化传播工作。目前,国内外学者均已注意到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并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传播研究,但多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较少,思辨式研究多于实证性研究,宏观层面的观察和分析较多,微观层面的观察和分析则较少,量化和模型化的分析也较少,研究方法比较单一,实证研究多是对已有成果进行归类分析为主,较少从现实角度出发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知识与文化传播涉及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存在跨文化传播的问题。全球化进程中,经济与政治力量使跨文化传播在不断的冲突与融合中呈现出不均衡的螺旋式上升状态,主要反映在传播规模、传播速度和传播效果等方面并非是双向的对等关系,因而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与寻求文化身份认同的潮流22。全球化作为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经济逻辑引发的人类现象,主要表现为资源、产品、人力、资金和技术等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重新配置,它是以生产活动的全球化、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投资活动遍及全球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扩张性”的实践过程,即使当今西方发达国家不再以坚船利炮做后盾的野蛮面目出现,也不论它试图营造多么友好的氛围,都仍然掩藏不了资本逐利的残忍本性,或多或少带有经济殖民和文化殖民的色彩。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借助其先进的科研水平和强大的经济实力使文化的全球共享成为现实。而发展中国家人口知识与文化素质普遍不高,科研水平低下,经济发展落后,为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不得不依赖和受制于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金,形成一种事实上的依附关系。然而,地域文化乃至民族主义并没有因为这种依附关系而削弱,反而日益猖獗,特别是发端于极端宗教主义的恐怖活动,导致民族、地域之间的冲突愈演愈烈。“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我国必须正视文化传播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之间引发的各种矛盾,采取积极应对策略,使得对外交往中中华文化能够以先进性被其他国家和民族接受、认可,或在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并结合本土文化优势的基础上,发展壮大并做到“和而不同”,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找到合适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取得对外交流的主体性和引领性地位,建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普世价值,并通过传播为社会所共享,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文化,实现文化的重建与社会的整合。

国内外学术界在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播方面分别做了大量研究,但将文化传播与知识传播相结合,或寓于知识传播之中实现知识传播与文化传播相表里,研究如何增强我国对外交流主体性和引领性作用方面的论述却很少。由人类在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取得的成果所形成的知识,一般可以从学校老师或书本中获取,广播、电视和网络电子等新兴传媒也已成为受众获取知识的一种渠道,表现出异常强劲的发展势头;文化当然也需要学习,但更需要从国家与民族历史、社会生活和人情世故中去感悟,特别是中国文化,更加强调从“修”到“悟”的历练过程。任何国家、任何民族无不将对先进知识的学习作为自身进步的必然选择,知识的客观性、通用性与文化的主观性、民族性之间的差异,决定了知识传播较文化传播相对更容易被接受,这在极端宗教猖獗的国家、民族表现得更加明显。但是,“一带一路”建设,决不能仅仅局限于与不同国家、民族进行单纯的经济交往,还必须从创建我国和平发展环境的战略高度,着眼未来,在经济基础之上从上层建筑着手,遵循“知识传播需要以文化来统领,文化传播需要用知识来开辟新途”的原则,建设和发展与不同国家、民族的长期睦邻友好关系,促进、深化对外交往的良性互动与可持续发展。

二、高校在“一带一路”知识与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

“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的国际交往,必须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中心,放眼世界,放眼长远,把知识与文化传播有机结合起来,实施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并重的国际化战略,通过建立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地区互惠共赢、血脉相连的合作关系,全面推动“一带一路”基础建设与经贸往来永续开展下去。高校的教育、科研资源丰富,担负着知识传播、文化传承和人才培养的重任,同时也是先进知识和文化的生产者和创造者,高校在知识与文化传播方面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能够把知识与文化传播很好地结合起来。

“一带一路”战略赋予高校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必须肩负起自身不可推卸的光荣使命,积极与不同国家、民族的高校开展教育、科研国际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和取长补短,加快先进知识的传播速度,加强先进知识的转化力度,不断提高“一带一路”地区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知识拥有水平和利用水平,为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必不可少的优秀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加强对自主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传播意识,促进更高层次知识成果的实践应用和推广普及,加快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高校也应该是“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文化传播的使者,高度重视不同国家、民族之间先进文化的传播、交流,使中华文化不断吸收外部养分,保持先进性和主体性,增进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相互了解和相互理解,深化彼此之间的传统友谊,推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共同兴旺、发达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越走越宽,朝着更远大的目标迈进。目前,面向教育、科研国际合作的“一带一路”知识与文化传播研究,特别是高校在教育、科研国际合作中承担知识与文化传播的地位、角色和的历史使命,以及怎样在“一带一路”教育、科研国际合作中更好地进行知识与中华文化、文明的传播,研究得还比较少,亟待增强。

因此,高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国际合作领域,充分发挥高校人才培养、知识传播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力资源,创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和可持续发展的国际知识经济社会环境,确保我国教育、科研在对外交流中不断吸收新鲜养分,以先进知识与先进文化保持对外交流的主体性和主导性地位,面对发达国家文化霸权侵蚀和落后地区极端宗教文化猖獗等现状,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高校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也有助于进一步增强高校自身优势学科的国际影响力,通过“一带一路”教育、科研国际合作,形成专业、学科优势互补的教育、科研发展氛围,激发教学、科研创新潜能,全面提升学校综合实力,积极推动我国高校“综合性、研究型和国际化”、“服务社会”或“国际一流大学”等发展战略的实施与深化。

注释:

①陈则谦.知识传播及其动力机制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J].情报杂志,2011,30(3): 31-137

②倪延年.知识传播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③王建廷.区域经济发展动力与动力机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④郭海明.数字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动力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08(10):141-143

⑤邓君.机构知识库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动力模型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8(5):22-25

⑥刘灿姣,黄立雄.知识服务动力机制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0,(1):8-11

⑦Pintrich PR,Schrauben B. otivation in Education:Theory, Research &Applications[M].New Jersey:Prentice-Hall,1996

⑧孙静.图书馆知识转移模式、影响因素与策略研究[D].北京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⑨范丹宇,金峰.创新系统中知识流动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科学管理研究,2006,(3):75-77

⑩Tomassini M,Luthi L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volution of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J].Physic A,2007,385:750-764

11Newman M.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network:Network construction and fundamental results[J].Physical Review E,2001,64(1): 016131

12褚建勋.基于复杂网络的知识传播动力学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13倪延年.论知识传播环境与知识传播及知识经济之互动关系[J].图书情报工作,2003,(4):18-22

14王丽萍.美国高校图书馆延伸服务的实践及思考[J].图书馆论坛,2014,(11):115-120

15苏林森,易伟芳.大数据技术对传播研究方法的影响与挑战[J].现代传播,2014,(11):99-102

16易明,操玉杰,邓卫华,毛进.基于文献聚类的国内外知识传播研究主题分析[J].情报科学,2014,32(11):114-119,125

17W.Gudykunst,E.Chuam,A.Gray.Cultural Dissimilarities and Uncertainty Reduction Processes [J].Communication Year book,1984,(10): 456-469

18W.Gudykunst and T.Nashida. ndividual and Cultural Influences on Uncertainty Reduction[J].Communication Monographs.1984,(10):23-36

19李建军.实现中国语言文化传播的六大转变[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4(6): 3-46

20王书道.现代文化传播与我国文化安全[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5,21(2):116-120

21李月明.对外文化传播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构建[J].攀登,2009,28(164):124-128

22车英,欧阳云玲.冲突与融合: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传播的主旋律[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7(4):570-576

[作者简介:夏易君(1975-),女,山西大同人,硕士,馆员,从事图书情报、知识与文化传播研究。]

推荐访问:文化传播 参与 高校 知识 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