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谈话记录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影响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的心理决定因素

时间:2023-01-08 19:10: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目的 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其健康意识却没有得到相应提升,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现状,本研究从心理决定因素层面分析。方法 以身体活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心理决定因素等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维基百科、PubMed和Springer中以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为被试的论文进行检索,并实施手动筛选,共有56篇符合条件的文献进入研究。结果 共有动机、人格特质、认知能力、自我效能和意图等60余个心理决定因素,个人性格特质和认知技能因素、意图、自我效能与目标设置均身体活动呈正相关;能力、内在动机、认同调节、自主动机、气候条件、责任心、人格外倾性、开放性均与身体活动呈正相关;态度、身心健康观念、体重控制、享受等与身体活动呈正相关;神经质、缺乏动机、疲劳/疼痛、知识缺乏等与身体活动呈负相关。结论 心理决定因素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尤为重要,应该多角度引导和促进其参与身体活动的积极性。

关键词:儿童青少年 身体活动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心理决定因素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2095-2813(2018)09(b)-0017-03

伴随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缺乏身体活动的情况日益严重[1]。身体活动(physical activity)指骨骼肌收缩增加了能量消耗的活动[2],主要包括职业劳动力、交通时身体活动休闲时间的体力活动和家务劳动等几个方面[3]。身体活动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身体活动是一种健康促进行为,能减少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肥胖、癌症、II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缺血性中风、慢性心血管和呼吸道疾病等[2]。尽管全世界各个国家都在强烈呼吁所有人参与身体活动以促进身体健康,但是仍有31%的成人,80%的13~15岁的青少年达不到身体活动的标准,而这也会增加他们的健康风险。缺乏身体活动或静坐的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全球十大死因和致残原因之一。有研究表明,人们的身体活动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倾向于减少的现象在青少年期尤其明显。现在的儿童不仅比过去的儿童健康状况差,而且许多儿童已经形成了懒散的作风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如果这样继续下去,会增加儿童在成年后患慢性病的风险。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 年代就开始进行身体活动进行研究评估,制定适宜的身体活动建议,鼓励更多的人参加身体活动,提高他们的健康。我国有关身体活动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报道较少。

本研究以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运动心理学相关理论的基础上,探讨影响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参与的心理因素,分析相关变量,分析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提供制定相关部门的体育活动指导方针和干预措施的科学依据,促进体育工作者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

1 身体活动参与的心理决定因素

为了探索积极的生活方式,提出了几种模式供研究人员和人们选择,包括个人(生物、心理和行为)、人际关系(及其父母、亲属、同事、网络与社会文化的关系)、环境(可用工具或服务,近端或远端环境建立)及政策(组织和政府)等维度。身体活动有不同的形式,包括非结构化的日常活动、专业运动、结构化的休闲(运动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及一些相关的参数,如频率(日、周、月)、持续时间(总活动时间、休息间隔)和强度(低等强度、中等强度、中高强度、高强度、最大强度)等。虽然身体活动有多种概念形式,不同的因素可能影响个体的选择,其中心理因素是身体活动的最直接决定因素,因此,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作为动机影响个体身体活动的因素。人们的身体活动行为以及身体活动中途退出行为的原因一直是国外运动心理学研究者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外研究者将人类行为的心理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体育运动情境中,提出了如合理行为理论、变化阶段的跨理论模式和社会认知理论等理论模式来解释身体活动行为的形成,锻炼的理论模型可以分为4个类别(Stuart Biddle 2000):信念和态度理论、能力理论、控制理论、决策过程理论。

心理决定因素有60余个,主要有以下几类:基本心理需要、情绪和情感、一般或特殊知觉、动机、人格特质、认知能力、人格特质、认知障碍、结果预期心理困扰和障碍以及奖励。心理决定因素主要考查了个体的性格特征,如认知、信念和动机等可能与身体活动有关的因素。在国内讨论体育锻炼心理因素的相关文章中,大都以体育兴趣,体育动机,心态等的影响为主。国外相关的文献资料主要是从人们保持或从事身体活动行为的社会、心理因素方面展开研究的:主要有人口统计学因素、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和态度因素、人格因素(包括个性因素和社会体格焦虑)等做了描述和相关分析。这些心理影响因素的探讨大多都是以人的主观感受和主观意识为出发点。国外在对影响老年人、女性和青少年锻炼参与的因素研究相对多一些。

本研究以身体活动、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心理决定因素等为关键词,对中国知网、百度学术、谷歌学术、维基百科、PubMed和Springer中以儿童和青少年的身体活动为被试的论文进行检索,并实施手动筛选,共有56篇符合条件的文献进入研究。通过对文献的检索整理儿童青少年心理决定因素有60余个,在个人性格特质和认知技能因素中与身体活动之间呈正相关;个体执行某一行为的意图与身体活动之间呈正相关;自我效能与身体活动呈正相关;目标设置与身体活动呈正相关;能力、内在动机、认同调节、自主动机、气候条件、责任心、人格外倾性、开放性均与身体活动呈正相关;态度、身心健康观念、体重控制、享受等与身体活动呈正相关;神经质与身体活动呈负相关;缺乏动机、疲劳或疼痛、知识缺乏、觉察到的弱势等与身体活动呈负相关。对当前研究综述发现,研究最多的心理决定因素是态度、自我效能和意图。心理决定因素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尤为重要,应该多角度引导和促进其参与身体活动的积极性,加强有效的体育锻炼,减少静坐。

2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的心理决定因素研究

目前大多数研究个体人格特质和认知技能,以及一些研究关注个体执行行为意向的心理决定因素研究中,发现对所有年龄组,两者都与身体活动呈正相关。目标设置是一种认知技能,强烈依赖于较高的认知水平作为一种计划,在青春期已经发展,甚至延伸到青春期后期,目标设置仅在青少年群体中与身体活动呈正相关。因为青春期的特殊性,这个群体出现这一结果并不令人惊讶。

研究显示,在儿童青少年年龄组中,自我效能感与身体活动呈正相关,现有研究表明,提高行为感知效率可以有效预测和促进体育参与。儿童身体活动的心理决定因素研究中,意图、体力活动和自我效能的研究结果最为一致,均与身体活动的整体水平呈正相关,但是只有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最明显,其他两个因素的作用仍需进一步检验,其他因素的研究结果均不一致。

觉察到的行为控制是与自我效能相类似的变量,青少年群体的研究中发现,知觉到的行为控制与身体活动呈正相关,当决定行为时,对行为执行能力的感知至关重要,其他决定因素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儿童青少年的研究中,觉察到的能力、觉察到的外表、觉察到的健康和身体自我观念、自主动机、情感判断等,均与身体活动呈正相关。缺乏动机与身体活动呈负相关,其他决定因素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心理决定因素的研究中,态度、身心健康观念、体重控制、享受等与身体活动呈正相关;意图与行为呈正相关,能力、内在动机、认同调节、自主动机、气候条件、意图、责任心、外向性格、开放性和自我效能等的研究结果也较一致,分别与身体活动呈正相关。神经质与身体活动呈负相关。缺乏动力,疲劳和痛苦,缺乏知识、觉察到的弱势等与身体活动呈负相關,其他决定因素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儿童青少年时期是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形成的生活方式将在成年时一直维持,了解这一时期身体活动的决定因素并进行干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基本需要、情绪与感受、一般及特殊认知、动机、个体性格、认知能力、心理困扰与障碍以及奖励等类别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发现了心理决定因素具有说服力的证据,但在认知障碍、认知益处等因素上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在动机和基本心理需要类别中,内在动机、规则识别和能力与儿童青少年及所有年龄群体的身体活动呈正相关。儿童青少年及成人的自主动机与其身体活动呈正相关。在心理困扰和失调类别的决定因素中,压力与儿童青少年及所有年龄群体的身体活动呈负相关,即较高的习惯性压力与低水平的身体活动有关,压力在身体活动行为的理论、实践和临床干预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情绪和情感类别的决定因素中,儿童青少年的情感判断(从活动中期望获得的喜悦和情感状态)与身体活动有着较高相关。身体活动的大多数理论都包括了与情感判断相关的内容。计划行为理论中,提出了社会结果判断(如规范信念);在社会认知理论中,提出了身体和自我评价结果判断;在健康信念模型中,有积极结果判断和消极结果判断;自我决定理论中,强调了情感判断在内部调节和自主动机中的重要作用。

3 基于心理决定因素促进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参与的措施

身体活动决定因素的研究探讨了一般及特定认知,通过研究自我效能研究发现,效能感知和行为之间的关系也需要考虑,因为除非效能充分,行为可能会不被执行。基于上述证据的强度和一致性,未来需要考查TPB理论与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以改善行为自我效能感和行为控制感,以促进行为的实施。

检验信念、态度、意图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发现态度和认知行为控制可以很好地预测意图,但主观规范无法很好地预测。此外,感知行为控制的程度直接影响行为而不是间接通过意图影响,取决于对行为的控制程度。这表明,如果该行为在意志控制下,则意图代表着人们对实际行为的控制。个体的高神经质分数显示出高水平的焦虑、脆弱 、抑郁、自我意识等,这可能会导致身体活动的减少。因此,对于神经质得分高的个体,可以提高情绪稳定性干预的水平以促进身体活动。

也有研究者认为,行为不是直接由人格产生或导致的,而人格通过影响对行为的看法、期望和认知等来影响行为。身体活动意图和特定人格特质之间关系的强度和一致性方面,我们可以推测,这些特质通过影响人们的态度和意识来控制行为,也会通过意图影响行为。下一步需要研究TPB和具体人格理论之间的作用,探索人格特质在意图和身体活动之间可能起到的中介作用,并设计身体活动干预策略。

觉察到的身体活动的益处和障碍类别的决定因素中,研究结果有限且不一致,这表明特定行为潜在的积极或消极结果对促进持久、积极的生活方式不是至关重要的,或者作用不够强大。

在动机和基本心理需要类别的决定因素中,依据自我决定理论,与生俱来的心理需求形成了能力、关联性和自主性,这些对促进行为执行、积极心理社会发展和幸福观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表明,如果行动的选择是由自我决定的,则行为的执行将更有利。基于这些对动机研究结果的表述,未来对身体活动和运动干预的研究中,通过形成能力、自主支持的动机来满足基本心理需要,可能会促进个体形成积极的生活方式、优化心理幸福感。

在心理困扰和失调类别的决定因素中,也有研究报告了不同的结果,认为身体活动受到压力的积极影响,因为有些个体会通过身体活动来应对或释放压力。在情绪和情感类别的决定因素中,研究表明身体活动参与能被之前身体活动中的情感预测,这再一次表明情感是身体活动重要的决定因素。因为认知和情感的自我调节依赖于身体活动行为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建议未来的研究中考查这些心理决定因素在认知技能和情绪分类中的共同作用。

4 心理决定因素研究的不足

以上阐述了身体活动的心理学决定因素,虽然当前研究已得出大量的研究结果,但是仍存在研究的局限性。首先身体活动的定义目前还不清楚。目前对身体活动的定义有很多版本,其核心内容是任何可以促使骨骼肌产生能量消耗的运动参与,其中包括非结构化的日常的生活活动,包括有系统的、计划中的重复性的体育活动,以及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等。身体活动的概念广泛,在使用过程中不能保证所有的研究采用相同的概念范畴。再次研究者们没对他们研究的决定因素进行清晰地界定。身体活动相关信息表述不够清晰,如频率、持续时间、活动类型等。最后在研究设计、测量技术、被试群体的文化背景、调查的决定因素等存在诸如文化偏见等诸多问题,为了获得明确而普遍性的结果,在进行跨研究比较时存在一定困难,但这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以后的研究中,学者们应该对身体活动的相关心理因素有明确的定义。由于横向研究是目前最常用的研究设计,因此限制了关于决定因素的因果关系的得出。大多数身体活动结果是通过非客观测量方法获得,为身体活动的评估提供了不太准确的数据。

依据现有的健康行为模型和理论,结合当前研究结果,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决定因素对身体活动的预测作用,这不仅考虑到了心理机制对身体活动产生的影响,也强调了心理决定因素所包含类别的复杂性。在未来研究中,需要检验这些决定因素和心理理论如何共同作用而影响身体活动的,从而可以进行理论整合,由此进一步理解多个心理预测因素,并对这些因素和身体活动之间的调节和中介变量进行检验。

5 结语

当使用解释人类行为的理论和模型时,身体活动的心理决定因素的作用是最有价值的。个人信念、价值和目标,以及它们与行为执行之间的关系,应该被认真考虑并相互整合,以来理解行为背后的机制,以便更好地帮助人们改变其行为,帮助设计和提供适合的干预措施。在体育学习动机理论模型中已进行了理论整合的尝试,提出了一种跨情境的动机模型,试图解释学生在体育课中自主活动动机对学生参与课外休闲活动的影响。该模型整合了自我决定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是一个行为变化的综合模式。该模型认为行为的出发点包括内隐过程和意志的规划。

综上所述,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包含个体、人际或环境等多层级决定因素的框架,考查与身体活动心理决定因素相互作用的中介或调节变量等,最终帮助个体促成积极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参考文献

[1]董如豹.Healthy People 202身体活动内容的演变对我国全民健身规划的启示[J].体育科学,2014,34(5):66-74.

[2]司琦,苏传令,Kim Jiangsu.青少年校内闲暇时间身体活动影响因素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5, 27(4):341-345.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2[R].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2.

推荐访问:青少年 因素 身体 参与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