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谈话记录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3-01-05 21:50: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跻身在农业生产前沿,对区域内农业发展起着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作用。简略说明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提出了处理好科研与开发的关系才能使地市级农业单位引入良性的发展轨道。

关键词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历史;现状;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10)21-0384-03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多项改革政策与措施,尤其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为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农业科研管理办法,使农业科研单位人才辈出,成果丰硕。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明确定位为公益性科技服务机构[1],在全国各地广泛调查农区自然条件及生态环境,深入研究区域农业生产特点及产业化发展途径,因地制宜,热心科研,勇于创新,跻身于农业生产第一线。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以农业科学研究为主要工作内容,注重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职能很强的农业科研机构。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科研方面,立足区位、人才优势,以创建区域特色农业为突破口,以发展产业化农业为先导,为农区探寻农业发展道路;在农业科技转化方面,积极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培植农业科技产业化企业,开展农民培训、科技示范、技术转让等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转化方式,向农业生产单位或分散经营农户进行科技服务[2]。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对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农村经济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1发展历史

我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继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后在全国各地创办的,经50多年的成长壮大,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能力不断加强,在各农区的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建设上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从创立至今,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大体上可划分5个时期。

1.1初创时期

该时期为1957年春至1966年。1957年3月,我国政府批准成立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及下属18个研究所,而后在全国各地成立了地市级农业科研机构,一般以行政区划建制;1960年,国家科委下发的“科研机构精简、迁移、合并、下放、撤销的意见”,对各地的农业科研单位产生了波动,编制大为缩减,有的单位被迁移,有的被合并,甚至撤销。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组建放慢了速度;至1962年,我国总结了“大跃进”给农业经济工作带来的教训,缩短工业战线,加强和支援农业战线,并采取加大农业科研人员编制,强化农业科研力量的措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力量得到了适当加强。

1.2曲折时期

该时期为1966—1976年(“文革”时期),这一时期农业科研院所遭受重创。农业科学研究被迫中止,农业科技人员下放,农业院校停止招生,导致农业科研人员锐减,农业科研工作处于停滞和倒退的状态。

1.3恢复时期

该时期为1977—1984年,改革逐步进入较为全面的时期。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顺利召开,发展生产力作为全社会的主要任务,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人员数量急增,添置科研仪器,组建课题小组,农业科研呈现新的起色。科研计划每年下达,科研人员逐年增加,科研工作逐步走上正常化轨道。

1.4探索时期

该时期为1985年至20世纪末,此时期处于经济改革日益深化、农业科研不断调整的探索时期。1985年3月,中央颁发的《关于科学技术体制的决定》,拉开了地市级农业科研体制改革的帷幕,调整专业设置、搭建科研小组、确立区域内农业发展重点、探讨与建立农区所专业特色与优势、寻找对外合作途径、研究科技成果转化方式等成为这一时期工作的主要内容;1992年8月,国家体改委下发的《关于分流人才、调整结构,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指明了改革方向和发展重点,从体制上解决力量分散、科研成果与生产应用相脱离的现象;1995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应紧密结合地方农业经济发展,并推出了若干深化改革措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对外合作,培养高、精、尖人才,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为农业走向高效化作铺垫。

1.5发展时期

进入21世纪至今,地市级农业科研日臻成熟,处于大发展时期。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指出:“提高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现代农业技术研究、应用与发展现代农业,成为战略调整的重点,农业外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技术突飞猛进,带动了农业技术的一次又一次创新,农业生物工程技术、农业信息管理技术、设施栽培及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等研究蓬勃兴起,并日益被广泛应用。200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积极支持‘三农’发展。”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时期,农业生产处于传统向现代农业过渡的时期。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正加大集成技术研究力度、大力发展农业科技产业、不断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模式,极力解决“三农”问题。

2发展现状

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国家、省、地市三级农业科研体系,地市级重在应用技术开发与研究。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机构共有1 100余所,地市级逾600所,占总数的55%左右。2005年,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从业人员计3.26万人,是全国农业科研人员总数9.56万人的34.1%;地市级农业科研经费总投入23.01亿元,约占全部的25%。从所占份额可以看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研的重要力量。农业科研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科技成果的获奖等级和数量上。据统计,从1957—2007年,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国家科技发明奖4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08项。近6年来,6个国家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中,有5项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得;38个二等奖中,有24项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获得。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省、地市三级农业科研单位共培育农作物新品种6 000多个,其中有4 000多个由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培育。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成果适合农区农业生产特点,能充分利用农区自然资源条件,具有实用性。

在农业科技示范推广普及和应用上,研究创新机制,通过开展农民定期培训、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农业科技产业创立等多种科技服务模式,在“三农”服务中与农民直接接触,在农业生产前沿做出了大量科研与服务工作,带动了区域内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对区域内农村经济发展起着强劲的科技支撑。现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正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坚持把发展高效农业作为主攻方向,积极服务“三农”。

在科学研究方面,进一步掌握农区资源条件,主攻农业低消耗、高产出、低残留、高回报、无污染技术研究与开发,加强新品种的培育、新模式的创新,走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在科技服务方面,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进一步加强园区建设,打造崭新科技服务平台,拓宽科技服务渠道与形式,深入研究技术承包型、技术转化型、联合创新型等多种模式,参加“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江苏省),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应用。在发展后劲的培养上,注重学科建设,强化人才培育,优化专业结构,突出特色学科优势专业的培植,用力研究人才梯队与结构,引进各类有用人才。

3存在的问题

从全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的状况来看,由于各区域经济、科技、文化等发展不平衡以及农业科研的重视程度不相同,表现出各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快慢不一,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3]。

3.1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服务主体是分散经营面广量大的承包农户,家庭式农业生产的分散性和农业技术推广的普遍性,往往在新技术、新品种应用上产生脱节,显露出农业这一弱势产业的特点。生产周期长、收益的不确定等,使得农业生产难以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尽管再三强调服务“三农”,但地方政府或主要领导缺乏对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地位和重要性的认识,仍受轻农、怠农等陈旧传统观念的影响。

3.2科研经费尚缺,科研手段落后

据统计,2000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农业科研机构经费收入中,政府财政补助(不含科技项目费)人均仅为1.14万元。2003年,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仅占国家财政科技拨款总额的5.7%。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经费缺口较大,据资料显示,2005年,全年农业科研经费按人均经费计算,地市级7.05万元、国家级19.73万元、省级9.71万元,经费不足导致科研手段相对落后、基础设施陈旧。有许多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办公用房、试验用道路、库房、晒场等,仍保持20世纪50—60年代的面貌,严重影响了农业科研的创新和发展。

3.3学科建设乏力,人才培养偏颇

改革开放初期,政府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了学科建设、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等。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是依据社会发展、农区内农业生产特点、自然资源条件,对农业研究学科进行设立、调整或重组,是充分应用现有人、财、物等要素,增添、补充科研设备与人员,开辟新学科等一系列活动。现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人才培养上,仍存在盲目混乱现象。人才是关键,培养人才涉及到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服务等整个过程。

3.4研究与应用脱节,科技转化不畅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是衡量农业科技重要性的主要指标,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40%,而发达国家该指标近80%。在农业科研选题上,我国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缺乏应用上的考虑。在新型科技与成果的储备和筛选上,仍较为薄弱,对有价值的科研项目协作攻关力度不够、技术集成化程度不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建设仍有待加强。总的来说,表现出研究的课题多而应用的成果少,重复研究的课题多而有创意的研究少,农业科研与生产脱节的现象严重。

3.5体制机制不健全,缺乏长期性和有效性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过程就是体制机制不断健全、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重科研轻开发或重开发轻科研,体制与机制尚不健全。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福利制度、激励机制、考核机制、评价机制、拨款体制等方面仍存在诸多弊端。

4发展对策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我国科研开发与应用体系中属基层,而在服务“三农”中直接与广大农户零距离接触,在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应用中处于先端,既有研究开发区域特色农业技术的义务,又担负科技服务的重任[4]。因此,如何在科技创新科技服务中发展壮大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值得探讨。

4.1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水平

在全国农业科技大会上,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型国家事业机构的性质被进一步明确,肯定了其在科学研究技术应用及农民培训上对各区域农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地方政府尤其是分管农业领导,要充分认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服务“三农”中的战略地位,认真挖掘现有的科研潜力,统筹兼顾,确实贯彻中央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利用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面临基层、紧贴“三农”的条件,发挥其对区域农业经济的促进作用和对农业生产的支撑作用。

4.2加强投入,强化创新能力

我国大面积农业生产仍表现出产量不确定性,是低效弱质的产业。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科研的公益性,要求政府在政策上、财政上予以大力支持,并逐年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幅度增加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人均事业经费的投入,避免无序或盲目的竞争,减少过度市场化竞争性专项科技经费在财政投入中的比例。可通过立法,规范各级政府投资农业科研的比重、方式、范围等,可广开门路,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多渠道的融资体系,保障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公益性的非营利性。

4.3抓住重点,优化专业结构

要发展,人才是关键。我国每1万名农业人口拥有农业技术人员约4人,每666.67 hm2耕地拥有农业科技人员5人,远远低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同类指标。相对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来说,我国农业科研人员数量上很是欠缺。要进一步加大各类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力度,适当放宽事业编制,提高福利待遇,吸引硕士、博士到基层农科单位工作,为人才发挥才干提供科研平台。根据农区情况进一步优化学科设置和专业结构,确立优势专业,开辟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型学科,发展特色产业,注重新品种的选育,加快新技术应用,使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出现人才带学科,科研出成果,成果促产业的良性循环[5]。

4.4明确职责,突出科技服务

公益性决定了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基本职能与目标取向。应当突出科技服务,围绕“三农”问题,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新成果,积极探索多种科技成果转化渠道,通过课堂讲授、田头指导等培训方式,将先进科技直接教给农民;依靠政府支持,以承包方式,服务大面积农业生产;开辟示范园区,用“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效果,引介推广新技术。仍需花大气力,投入研究农业科技服务模式,使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各项工作在服务“三农”中有着事半功倍之效。

4.5立足长远,完善保障体系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社会聚集着60%以上的人口。“三农”问题事关我国经济建设大局。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创新,在各区域的“三农”工作中有着巨大贡献。要面对现实,立足长远,制订一系列政策措施、管理办法,完善各项体制机制,保障科研与开发协调发展。在科研选题、立项、成果等评定中,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科技评价制度;在选人、用人上,要导入恰当的、确切的人才评价制度,营造稳定的竞争环境,以激励机制等创新机制激发科研人员的工作热情与创新精神,使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步入长期、稳定、健康、快速的发展轨道。

5结语

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各自农区内面向“三农”,强化服务,立足科学研究,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持续丰收、促进地方农村经济工作进一步繁荣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仍面临诸多问题。就现实情况来看,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发展,一是正确处理研究与开发的关系,使科研与开发呈良性互动;二是摆正区域特色农业研究位置,激励创新,在农区农业生产上施展技术优势;三是加强科技服务模式研究,科技服务是基层农业科研服务的职责之一,只有对科技成果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应用,使其服务于农业生产,科技成果的价值才能得以充分体现,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才能在经济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6参考文献

[1] 王川.我国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发展与问题探讨[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4(3):20-21.

[2] 岳绪武.浅谈新形势下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创新与发展[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2007(1):20-21.

[3] 贾宝红.论农业科研单位的学科建设[J].安徽农业科学,2008(22):9793-9794.

[4] 彭希林.现代农业技术有效供给不足的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07(7):50-52.

[5] 刘晓琳.农业科研人才管理现状分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6,12(3):12.

推荐访问:科研单位 市级 对策 农业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