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谈话记录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对教学模式的影响研究

时间:2023-01-04 17:00:02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对当前的教学模式冲击很大。结合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的特点和类型,从教学模式的内容和结构等方面,阐述了网络精品课程资源所带来的影响,对今后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提供了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网络精品课程资源;教学模式;影响

网络精品课程建设自2003正式启动以来,经过几年的推行与实施,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已经初具规模,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每年都有所提高。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对当前的教学模式冲击很大,尤其是很多优质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的在线免费共享后,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师传统的教法远远不能适应。下面根椐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的特点,结合当前应用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所受到的冲击和影响进行探讨。

1.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的特点

以国家精品课程资源为例[1](见图1-1),网络精品课程资源模块包括教学课件、电子教案、教学录像、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实验实践和、例题习题、文献资料、名词术语、常见问题、试卷、媒体素材等主要功能模块,每个功能模块内容丰富。精品课程资源正是依托网络平台优势,彻底解决了各高校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促进校内与校外教育资源的整合与交流,为各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极大的帮助。在国家和各地的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网上,教师可随时利用教育资源进行教学,学生可根椐自己的需要利用这些教育资源进行学习。

从构建和使用来看,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1.1资源共享的实现

所有学习者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这个平台,共享国家和各地网络精品课程资源。一方面,从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网上,找到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及其相关信息,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开阔了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对于某个知识,可以进入各个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网,查询相关信息、资源,通过对其进行综合、比较,寻找适合自己的精品课程资源。

1.2资源的丰富性

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上就能看到,精品课程资源实现了教材到教法、从学习到指导的一系列优质高效的资源模块,每一个模块的每一节内容,不少于45分钟的视频录像或直播,每一节内容的学法、练习、测试等相关的内容应有尽有。再加上省级、校级的精品课程资源,所有课程的所有内容都可以找到。

1.3课程资源的创新性

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网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在教法与学法上进行了创新。比如鼓励教师运用任务引导、启发式、小组讨论式等进行教学;要根椐教学内容和类型,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利用好网络这个平台;要及时突破自己的思维方式,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等。

1.4资源的交互性

精品课程资源网络的建设,教师可以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收发学生的作业,学生可以通过学习网站,向老师提问。同时精品课程资源网站,还可以让游客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对相关问题进行评论,为学习者提供有力的帮助。

1.5学习的个性化

在精品课程资源网上,学习和教学时间不像班级授课那样被限制,学习者完全可以根椐自身情况,根椐各科学习内容和进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即使对于精品课程的同一节课,学生也可以选择自己的重点或难点进行自主学习,网络学习是非常个性化的行为。

2.教学模式及其结构

“教学模式”这个词最初是由美国学者乔伊斯和韦尔等人最先提出[3],他们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课业、选择教材、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一种设计。在中国,80年代中期开始才从国外引进 “教学模式”这一理论,并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实践。“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在一定的教育环境中的教学各要素之间的稳定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活动过程的结构形式。

一般来说,完整的教学结构由教学主题、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或手段)、教学程序(或方案)、教学评价等几部分组成,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任何教学模式应该包含上述这五个因素,只是因教学模式的不同,而各部分的具体内容随之有所变化。

3.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网络教学优势所构建的精品课程教学资源,对当前单一的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形成强大的冲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

3.1改变了教学模式的目标追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的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获取知识,而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不仅让学生获取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走向充分发展。因为知识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有人的全面、和谐、持续和创造性的发展,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因此,网络精品课程资源下所建构的教学模式,从人的本质出发,把人的“充分发展”作为教学追求的最大目标。

比如在学习土建类课程中的《土力学》一节,登陆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后搜索,《土力学》精品课程的教学,国家级的有2个,分别是清华大学的李广信、河海大学的卢廷浩两位教授设计;省级的更多,有21个,校级的有16个。这些同一科目的精品课程,大多扬长补短,个性鲜明,基本满足了所有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学习目标进行查看与选择。有的学生明确了“土体中的应力”,完全可以将其中的要点讲给同学听,也可以提前从精品课程资源中探讨“地基勘察”、“土的渗透性”等其他知识,还可以对比学习。学生在收集、发现、交流、讨论等系列“协同”活动中[4],真正做到了充分展示与发展自己,不必亦步亦趋地等待教授讲课。

3.2使模式理论由片面走向科学

教学模式是“特定”的教学理论的产物,这种“特定”的教学理论,由于其根基于某一种理念或观点,往往带有其片面性的一面,导致教学中难以把握目标和程序。网络精品课程资源教学模式形成的理念基础,是由系统的、科学的。首先,是基于“人的发展”的哲学理论;其次是基于教育的“三个面向”的理论;再次,是基于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思想方法;另外,还有计算机、网络与通讯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理论作铺垫,使得网络精品课程教学模式更加系统化、科学化。

从可浏览的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来看,除了部分高校使用自身开发的平台,多数课程采用了专业的课程管理系统(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或者学习管理系统(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这些平台基本具备使用指南、相关软件下载、交互性强以及站内搜索等多种功能,使得学生使用起来较为方便,利于扩大课程接受面,并且许多精品课程资源已经较好地进行协同学习、合作学习的平台建设,学习者的知识建构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从而有效加强学习过程的体验。

3.3加快了教学模式“人本化”进程

纵观许多教学模式,大家一般把它作为一种固定的可套用的模式或格式,使得某些教学程序或内容无法在教学中完全实现。由于网络精品课程资源本身具有网络和智能等特点,使教学模式走出了“标准”或“套用”的框框,在网络精品课程资源提供的平台上,在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资源等之间,实现了灵活多样的“多向交互”,同一层次的学生可以自主交流,不同水平的学生也可以交流,也可以寻找机会进行讨论与评价,学生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重复使用[5]王 然 马丽颖 张存静 ……教学模式逐渐趋于“人本化”。

比如一名本科学生想学习英语,在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中,进入大学英语课程专区,找到北京外国语大学(国家级)杨立民老师的“专业英语精读”,其内容除了5个教学课件,还有一个教学录像,一个教学设计,四个例题习题。针对自己的水平,可以看一遍杨老师的教学录像,可以看其中的片断,一遍不行的可以反复看,之后可以到大学英语课程专区论坛进行疑难点的“互动交流”,还可以给杨教授留言,现场请教杨教授等。

3.4促使模式“生成系统”的发展

从目前使用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的情况来看,那种已经一成不变的程序化教学“模式”很难适应当前的教学;相反,精品课程资源网,凭借具有交互性和增殖性等现代信息技术特点,努力为学习者提供帮助,当学习者遇到具体的学习内容或情境时,精品课程资源网络平台通过建立模块库、资料库、链接库、操作平台等学习系统,并从这些学习系统中即时生成相应的学习模式,便于学习者操作与学习。

如2005年被评为省精品课程的青岛大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空中课堂资源模块中,就有试题样卷供学生随时选做;有习题自测课后由学生随机测试,系统自动判断分数;还有网上答疑等,并链接了十几个与电工电子相关的名校网站由学生自行选择。再如北京师范大学精品课程资源的“生物学教学论”设有一个“交流平台”,学生可以随时进入这个平台中,进行生物学方面的在线研讨、疑难问答,还可以谈观点谈感受,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实施资源共享。

网络精品课程资源的建设和共享,打破了传统的封闭的教学模式,改善了教学模式的结构和层次,把人的“充分发展”作为教学追求的最大目标,在程序设计上更加注重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资源等之间的“多向” 交互协同,并依据学习者个人的学习习惯和特点,凭借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生成相应的学习模式,便于学习者操作学习,提高了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国家精品课程共享服务信息平台./

[2]张存静.精品课程建设中应该避免的几个误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

[3]张剑波,张欣杰.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初探[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0.8

[4]张强,刘晓剑.国家精品课程实施中的协同教学模式[J].高教探索,2008(5)

[5] 赵高长.浅析如何建设“精品课程”的教学质量[J].高校招生·理论研究,2010.5

推荐访问:教学模式 精品课程 影响 研究 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