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谈话记录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新生儿乙肝免疫预防方法及工作体会

时间:2023-01-03 15:45:0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在新生儿预防接种工作中,规范新生儿免疫接种措施,确保预防接种工作取得效果。

方法:在实施新生儿预防接种中,加强防病知识宣传,掌握接种技术要求,提高新生儿免疫效果。

结果:提高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与及时率,儿童乙肝发病率逐年下降。

结论:做好新生儿乙肝预防接种能提高儿童免疫力,减少乙肝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乙型肝炎预防接种免疫方法体会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460-02

乙型肝炎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是引起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的重要病因。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主要是降低人群HBsAg的携带率,重点应放在新生儿及幼儿,这主要是因为年龄越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后变为持续携带者的危险性越高,最后演变为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机会也较大。

1免疫预防方法和时间

乙肝疫苗接种通常需要三个剂量来诱导具有长期保护作用的免疫反应。乙肝疫苗可以与其他常用疫苗接种方案一起进行,可产生最好的免疫原性而不干扰其他疫苗的免疫原性。此外,通过被动免疫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或仅仅用疫苗可有效防止乙肝病毒接触后(暴露后预防)的感染。

被动免疫方式:①感染HBV的孕妇从妊娠3个月起开始注射抗HBs,每月一次,每次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200国际单位,以降低其体内的HBV含量,从而减少对胎儿传播的威胁。②在新生儿出生后,要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不超过24小时)为其肌肉注射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剂量为0.05~0.07ml/kg,2周后重复接种一次。

主动免疫方式:即新生儿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剂量为10微克,按0、1、6个月的程序,单用疫苗注射3次。这种方式的免疫效果可维持5年或更长。新生儿于出生后二十四小时内,由医院接生员或镇卫生院接生员负责接种第一针乙肝疫苗,同时做好新生儿接种第二针、第三针乙肝疫苗的宣传工作,第二针、第三针乙肝疫苗分别在1、6个月接种,在做好宣传工作的前提下,要求新生儿家属尽力配合好卫生院,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

2乙肝疫苗免疫人群

我镇自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以来,儿童中HBsAg的携带率有了明显下降,使儿童免疫处于较高的保持状态,大大减少了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和水平传播的机会。乙肝免疫对象主要包括:①通过所有孕妇常规筛选和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出生婴儿给予适宜的暴露后免疫预防;②常规婴儿免疫接种;③过去未接种青少年的常规疫苗接种;④感染危险性不断增加的成年人的免疫接种。在注重于围产期感染预防和青少年常规疫苗接种,婴儿常规免疫仍是基本策略。

3工作体会

现在进行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将是为减少远期的肝病的发生做努力,因此加强乙性肝炎的预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现就我镇开展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的问题谈几点体会:

3.1加强领导,提高各组织重视程度。做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工作,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是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在推行乙肝疫苗接种和全面贯彻落实《全国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过程中,始终要做到一点,要坚持领导挂帅,统一管理,坚持现场监督指导,严格目标管理,主要领导要作为疫苗接种的第一责任人。

3.2加强宣传教育,以提高群众的预防意识。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是确保乙肝疫苗接种工作开展的关键。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宣传单、宣传画、上门串户的方式开展宣传。由于广大农民受社会经济及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群众对各种宣传方式的接受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走门串户的把宣传单送到农民手里并通过语言的交流,产生的宣传效果最佳,且容易被群众所接受,特别是被流动儿童家长所接受。目前,乙肝疫苗的接种已经由政府掏钱免费为农村新生儿接种,但是即便是这样,也有儿童家长不愿意或不重视为孩子接种乙肝疫苗,往往出现3针接种率不及时,这就需要大量的宣传和说教,尤其是外来打工人员,由于生活、卫生条件比较差,交通不便,自我防护意识比较淡薄,更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宣传动员工作。

3.3做好技术培训,确保免疫效果。为保证工作顺利开展要举办以疾控中心、乡镇卫生院开展预防接种人员培训,对乙型肝炎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及乙肝疫苗接种的重要性、必要性及免疫方法进行培训,接种人员培训合格且取得合格证以后才能上岗操作,确保把好预防接种技术关。

3.4严格管理,提高免疫接种质量。在疫苗的管理上要做到:统一免疫程序和剂量,统一卡、证,统一专人接种管理,实行一人一针一管,统一疫苗的管理,统一疫苗的供货渠道,严格疫苗的管理是乙肝疫苗免疫接种质量得到保证。

4讨论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控制农村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水平,对降低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和发病率是非常重要的。自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我国儿童中HBsAg的携带率有了明显下降。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母亲若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新生儿就有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可能。因此我国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的关键人群是新生儿,这是阻断母婴间乙型肝炎病毒传播的最佳措施。

我国早已将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列入计划免疫之中,免疫程序是“0、1、6方案”,即出生后立即(不超过24~48小时)注射1针,以后1月龄和6月龄时再各注射1针,注射完3针疫苗才算完成对乙型肝炎的免疫程序。乙肝疫苗可以与其他常用疫苗接种方案一起进行,可产生最好的免疫原性而不干扰其他疫苗的免疫原性。被动免疫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或仅仅用疫苗可有效防止乙肝病毒接触后的感染。在乙肝高发地区,由于婴幼儿感染的高发因素,婴儿常规疫苗接种是唯一阻断乙肝病毒传播的方法,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任勇,王玉妹.乙肝患者家属接种乙肝疫苗状况情况的调查及干预措施[J].现代护理,2006年22期

[2]何海艳,吴伟慎,张之伦.非新生儿人群接种乙肝疫苗与乙型肝炎发病关系的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年10期

[3]刘怀珠,刘旭祥,陆群,张庆枝,刘先敏,徐凤霓,王海.合肥市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疾病控制杂志,2003年05期

推荐访问:新生儿 乙肝 浅谈 免疫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