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源文秘网为您提供优质参考范文! 思想汇报 党建材料 疫情防控 自查报告 谈话记录 扫黑除恶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时间:2023-01-03 15:35:04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目的:探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我院住院患者导尿和留置导尿管并发生尿路感染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减少导尿和留置尿管所致的尿路感染是一项综合性的预防护理措施。在导尿和留置导尿中,存在诸多危险因素,通过针对性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可降低尿路感染的发生率。结论: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范,能有效地控制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

关键词:导尿管 尿路感染 预防和控制【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036-02

导尿与留置导尿是医院最常用的侵入性医疗操作之一,随之引起的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率也很高,国内报道尿路感染占医院感染第2位,为32%,仅次于呼吸道感染[1],由于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发生,不但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延长了住院时间,而且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因此探讨导尿管引起医院尿路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预防与控制至关重要。我们对本院2年来36例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做出正确的处理,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08年1月~2010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导尿和留置导尿管而发生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36例。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13~89岁,平均年龄51.7岁。导尿管留置时间为3~7天的有25例,留置1周以上的有11例,所有患者在留置导尿管前均无尿路感染。

1.2 方法。对选取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导致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并针对导致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及不良习惯行为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2 结果

通过对本组病例资料的研究分析发现,导致尿路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及不良习惯行为如下:

2.1 医务人员未严格掌握留置导尿管适应证,没有树立插入尿管就会引起尿路感染的观念。普遍用留置导尿解决尿失禁、尿潴留及为减轻护理负担而盲目留置导管等,从不考虑用其他方法代替。因导尿管的插入和留置可能将外部的细菌带入。另外导尿常可导致尿道黏膜损伤。且导尿管对人体是异物,可刺激尿道及膀胱黏膜,削弱了尿道及膀胱对细菌的防御作用[2],是引起尿路感染的直接因素。

2.2 选择尿管不当。没有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尿道情况、疾病以及长期卧床等不同个体选择粗细合适的导尿管。过粗或球囊过大增加对尿道或膀胱黏膜的刺激,诱发不适和膀胱痉挛,另外导尿管过粗还会损伤黏膜,产生疼痛、出血,引起尿路感染。

2.3 导尿时操作不当或者无菌操作意识不强。在插管前,没有进行评估,对尿道狭窄及精神紧张的病人,强行插管,动作粗鲁,造成病人组织损伤。另外操作前未进行手卫生及铺无菌治疗巾,没有消毒尿道口,女性患者误插入阴道后未更换即重新插入,从而造成尿道及膀胱的逆行感染。

2.4 留置导尿管期间护理措施不到位。常规每天膀胱冲洗后更换集尿袋,随意排放尿液,有时甚至持续开放引流袋出口阀使尿液直接外排;当尿管阻塞时采用注射器抽生理盐水冲管;病人离床活动或搬运时未夹闭引流管、集尿袋高于膀胱水平;重复使用的尿液收集容器,未做到一用一消毒,集尿袋中尿液未及时清空或清空时未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及地面;常规使用含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以预防尿路感染;没有执行留置导尿管的护理,尿道口有分泌物污染,患者排便后只指导家属进行简单的清洁未予消毒。由于置管后护理措施不当,造成来自尿道口的细菌而引起腔外途径感染和来自集尿系统、集尿袋与膀胱冲洗液的的病原菌而引起腔内逆行感染。

2.5 留置导尿管的病人常规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不但用药时间长、级别高且联用。普遍存在滥用及频繁换药现象,且在病程记录中无用药原因及更换药物的原因分析。

3 讨论

留置导尿管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诊疗操作技术,而留置尿管是引起医院内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留置导尿患者菌尿发生率按每天5%递增,长期留置尿管的患者几乎100%发生菌尿,留置时间越长,感染率越高[3]。然而我们结合本组病例进行了相关研究,认为虽然导尿和留置导尿管引发尿路感染的概率很高,但只要针对相应的危险因素及各种不规范行为,积极地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大大降低了尿路感染的机会,从而降低了院内感染率。相关预防控制和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3.1 严格掌握导尿的指征,避免不必要的留置导尿。尽量考虑用其他方法代替,如尿失禁者,应了解其原因,重视心理护理,耐心训练患者排尿,也可采用药物治疗,男性患者可用包绕阴茎的外集尿器(保鲜袋),女性患者可用尿布垫或尿不湿等。而尿潴留患者,尽量先考虑热敷、按摩、听流水等,反复多次无效后再考虑插尿管,一旦插管应每日评估,尽早拔除管。

3.2 选择粗细合适的硅胶尿管。女性患者一般选用相对粗一些的导尿管(老年患者或长期卧床的患者可选用更粗一些的),男性患者选用较细的导尿管。而对于前列腺炎,急性心肌梗死、尿道狭窄、初次留置者,尿管应选择较细的导尿管,可最大限度降低尿道损伤和尿路感染。

3.3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规范操作。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留置尿管的目的,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正确铺无菌巾,保持最大的无菌屏障。用含有0.5%有效碘的聚维酮碘代替无菌石蜡油可降低尿路感染的机会。另外插管时,动作要轻柔,并指导患者深呼吸以减少插管阻力[4]。若为女性患者导尿时,尿管误插入阴道,应更换导尿管,重新进行操作。而为男性插管过程中遇到阻力,不要盲目插入,尤其是患有前列腺肥大的老年患者,由于尿道黏膜弹性差,较易引起尿道黏膜破裂。

3.4 置管期间预防要点。

3.4.1 腔外途径感染的预防与护理。留置尿管后每日常规清洁会阴部,用0.5%碘伏消毒外阴及尿道口周围2次,包括尿道外口部尿管近段4~5cm处。每次排便后及时清洁会阴再消毒,避免肠道细菌的入侵。此外,还要保持患者的个人卫生及会阴部皮肤及床单的清洁、干燥。

3.4.2 腔内途径感染的预防与护理。避免过勤更换集尿袋,一次性集尿袋以每周更换2次最佳[5]。如需做中段尿培养尿液检查时,应严格按照无菌操作使用无菌注射器抽取。保证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活动或搬运时夹闭引流管。若尿管堵塞,应更换尿管重新置管,避免挤压或冲管。重复使用的尿液收集容器应一用一消毒或使用一次性个人专用收集容器,当集尿袋内尿液储存到尿袋2/3满时即要及时排放,排放后用消毒剂消毒排尿阀后再行关闭,避免集尿袋的出口触碰到收集容器和地面。同时不提倡膀胱冲洗预防尿路感染,鼓励患者多饮水,多排尿,达到生理性膀胱冲洗的目的[6],因病情需要冲洗膀胱时,最好放置三腔导尿管或用输液装置在消毒的尿管尾端进行穿刺快速滴入。不应常规使用含消毒剂或抗菌药物的溶液进行膀胱冲洗,避免产生耐药菌而引发感染。

3.5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疾病的性质、严重程度、药物的种类、作用范围、毒性来选择抗生素。严格控制联合用药的指征,严禁滥用及频繁换药,慎用广谱抗生素,使用抗生素要有针对性,尽量控制或避免应用预防性药物,避免造成细菌耐药、菌群失调,增加真菌感染的危险。

4 小结

我院自2010年以来,通过研究分析后,针对本院医务人员在导尿和留置导尿的应用和临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规范行为和危险因素,结合卫生部颁布《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加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导尿和留置导尿相关尿路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改变不规范的行为,从留置导尿管适应证、选择合适的尿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规范操作、置管期间护理及合理抗生素使用等方面加强组织培训,重视每一个危险因素的存在,从而加强对尿路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有效地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丁印国,王运堂,白景花.留置导尿致泌尿系感染的常见菌群耐药分析及预防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7):1312-1314

[2]张利国,刘晓伟,瞿秀芬,等.对留置导尿管患者医嘱依从性与伴随性尿路感染关系的研究.护士进修杂志,2005,20(2):106-108

[3]吕建萍,方玟,李小林,等.留置导尿过程中集尿袋更换时间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4):975-976

[4]耿丽莹.骨科置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护理干预[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5):3262-3263

[5]吕建萍,方玟,李小林,等.留置导尿过程中集尿袋更换时间研究[J].护理研究,2009,23(4):975-976

[6]徐波,王惠,高绪芳.留置尿管病人尿道口消毒与清洁护理的效果比较.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1):1044-1045

推荐访问:导尿管 预防 控制 尿路感染 相关